第三十二章

    就在杜睿大败吐蕃前部大军的同时,在大唐的西面,后世的克什米尔西北部,一个小国也在蠢蠢欲动,这个国家曾经是大唐的属国,不过自打松赞干布将长女借给他们的国王之后,这个国家就背反了大唐,投向了吐蕃,这个国家就是小勃律。\\www.yibigЕ.com//

    在原本的历史上,小勃律自打中断了对唐朝的朝贡,大唐几任安西节度使曾数次派兵讨伐,因其地势险要,加之吐蕃进行援助,皆无功而反。直到天宝六年,高仙芝率军万人征讨小勃律,俘虏了小勃律王和吐蕃公主后,小勃律方才重归大唐。

    唐朝政府对西域地区的领土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武功和帝国荣耀的驱动,因为即便对经丝绸之路往来东西的商人征税,以及从西域各国收取少量贡赋,都不足以供养唐在西域地区驻扎的庞大的军队和官僚机构,何况大唐出于虚荣心对各少数民族的返馈还要多的多。

    历史上,大唐对西域各国并不总是以兵威服,西域地区小国林立,互相之间矛盾重重,尤其有西突厥,来自青藏高原的吐蕃等国的侵扰,也需要一个像唐这样的强国的保护,因此原则上只要称臣纳贡,服从属于大唐,都会受到唐政府的册封,并继续保持相对的独立和自治,而在遭受动乱或被他国侵犯时,又可获得唐朝军队的支援。

    在消灭了西突厥,并屡次击退吐蕃后,大唐的这种温和政策在西域地区有极强的感召力,甚至远在葱岭以西的萨珊波斯和天竺,都愿意通过这种关系而得到庇护。

    但当大食崛起以后,阿拉伯铁骑逐渐进入葱岭以西,灭亡波斯,占领阿姆河和锡尔河下游之间的地区后,原本西域地区的唐与吐蕃的对峙,变成了三国之间利益错杂的争执。

    三国鼎立,彼此之间各有忌惮,不得不寻求两方的联合来对付第三方,于是时而唐与大食结盟对付吐蕃,时而吐蕃与大食结盟对付唐,由于吐蕃兵力较强且最有侵略性,所以唐与大食联盟的时候更多一些。

    在公元740年前后,倭玛亚王朝内部矛盾重重,国内起义不断,扩张之势稍缓,吐蕃趁势在加强了对帕米尔高原南部国家的控制。


    克什米尔地区似乎自古至今纷争不断,吐蕃以武力和和亲的手段,控制了这一地区最大的两个国家大勃律和小勃律,当时吐蕃与小勃律国联姻,把公主嫁给了小勃律国的国王,这件事的后果是唐朝西北的二十余国“皆为吐蕃所制,献贡不通”。

    这使得唐王朝在这一地区的权威大大受损,从田仁琬、盖嘉运以及夫蒙灵察等人对这一地区接连不断的讨伐来看,唐玄宗对重树威信的十分强烈。

    高仙芝是第四个被派去征讨小勃律的将领,皇帝派来的内侍边令诚作了监军。使用宦官监督边将,是唐朝的一大特色。

    从安西都护府的所在地龟兹出发,显然是高仙芝凭借经验做出的选择,帕米尔高原气候条件恶劣,只有夏秋两季稍稍温暖些。

    高仙芝所统帅的唐军数目为步骑一万人,再加上行军途中疏勒守将赵崇玭、拨换守将贾崇瓘、以及护密国,识匿国等军队的加入,最终总兵力大约在两万人左右。

    高仙芝在特勒满川将大军化整为零,分为三路,赵崇玼自北谷道进军,贾崇瓘自赤佛道进军,高仙芝和太监边令诚统率中军从护密国进军,在连云堡前集合。

    连云堡在今天阿富汗东北部,建筑在一座山峰上,东南西三面皆陡峭山崖,只有北部是平地,有喷赤河做屏障。山上堡内驻守的吐蕃军有一千人,在城南侧五、六公里左右修筑有木栅护墙,还驻扎有千人,是易守难攻的险关。

    高仙芝首先得解决的,是渡过喷赤河的问题,此时夏季冰雪融化,河水暴涨。高仙芝在这件事上仍然表现出了过人的胆略和经验,高原上的河流都依赖周围雪山融化的雪水,白天阳光照射,河水流量大,高原上夜间气温很低,流量自然小得多。

    高仙芝是命令部下在午夜渡河,这时的气温是一天的最低点!人不湿旗,马不湿鞯,这种说法固然夸张了些,但高仙芝的确轻易地克服了一个看起来不可能逾越的困难,这不仅对于之前他的士兵们,而且恐怕之后对于驻防在连云堡上的吐蕃军来说,都是个疯狂的举动。

    高仙芝自己也在渡河后喜出望外,“向吾半渡贼来



第三十二章  
刺刀特种兵推荐:  
随机推荐:  三国之巅峰召唤  猎妖高校  天降鬼才  斗破之无上之境  坐忘长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搜"大唐极品闲人"
360搜"大唐极品闲人"
语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