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琟走后,姚令言脸上的虚弱平静瞬间消散,代之以焦虑。笔砚阁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说
那是因情势突然有了意外变化,而令人陷入的又期待成功、又害怕失败的紧张情绪。
前几日,高振再次借口探望自己在泾原的上官为由,进到姚令言的帐中。
高振偷偷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长安城中的叛军首领之一,张光晟,要与朱泚决裂、反正唐廷!
张光晟,便是当年在振武杀尽回纥突董使团成员、引发唐回关系重大危急的振武节度使。因这桩他自认为谋国尽忠的“壮举”,德宗迫于回纥的压力,将张光晟从振武节度使任上调回长安,做了一个太仆卿的闲官。泾师兵变后,怏怏不得志的张光晟背叛唐廷、投靠朱泚。
原本,朱泚对于这位年近七旬的大唐名将,颇为敬重,并在围攻奉天城的战役中委以副元帅之职。然而,后来在礼泉与李怀光的正面遭遇战中,朱泚的裨将李希倩(淮西李希烈之弟,作者注)欲率数百精骑冲阵,却被张光晟以徒增伤亡、不如尽快东归长安为由,阻拦下来。李希倩虽职级不高,实也是个自负悍将的人物,一心要立奇功,被张光晟搅黄了,岂肯善罢甘休。当夜,年轻气盛的李希倩就仗着朱泚的喜爱,大闹营中,叫喊着“副元帅张光晟有异志”,要朱泚杀了张光晟。
朱泚以天子之尊,半夜从榻上起身,披着龙袍跑到帐外对李希倩又呵斥又劝解。李希倩借着酒劲,却将浑话越说越溜“陛下,此前,臣兄李希烈在淮西,亦是颇有声势,但臣感念陛下的知遇之恩,誓死追随陛下,甘愿与那朔方军以命相搏,换得陛下江山稳固。奈何陛下信张光晟,而不信臣,请陛下放臣回淮西!回淮西!”
如此闹了大半夜,方才罢休。翌日,李希倩酒醒,也自觉颇为逾矩,请朱泚于营中诸将前以军法责罚自己。不料朱泚只嘱咐其回帐思过,莫再莽撞。
这样一来,张光晟心中越想越忿忿不平。自己堂堂一代名将,被一个楞头青后生小将在营中骂得狗血喷头,一口一个“杀之而后快”,朱泚居然只是不痛不痒地训了几句,此事就算过去了。
就算过去了?这让他张副元帅的脸往哪里搁?
回到长安后,四面八方的消息陆续传来。德宗下了罪己诏,河北四镇相继自去王号、摇身一变又成大唐帝国的忠臣孝子。从奉天到咸阳,凡是叫得上名号的武将,都得了“定难功臣”。那当初不过是个陇州营田军使的韦皋,竟然成了三品大员,而那个本也是泾原叛军中将领的皇甫珩,更是了不得,据说屡立奇功,被圣上调去吐蕃借兵,怕是离个小藩镇的节帅之位也不差几步了。
张光晟又愤懑,又落寞,思来想去,叫来了自己的僚佐——柳珣。
说来也巧,柳珣出身河东望族柳氏,父亲曾为普王李谊少时在十王宅的授业师。因了这层关系,柳珣自告奋勇,乔装出得长安,来到咸阳东郊,求见普王。
“柳君径自来见本王,李元帅未得闻?”
柳珣心领神会“殿下,下官假作佣夫装束,在营中做了三日杂役,方寻到良机,与高君说上话。至于李元帅,正副两位李元帅,下官都未见过。张公自是先要将反正朝廷之意,告于普王殿下。”
普王李谊瞄了一眼灰头土脸、衣衫褴褛的柳珣,暗道“这一个个的僚佐谋士,倒都是心机狡黠之辈。”
与柳珣密谈之后,高振按照普王的吩咐悄悄来找姚令言。
“节下,张公有反正之心,央求普王向圣上陈情求恕,因而普王提出的条件,张公答应了。”
高振一脸肃然,但肃然中又显然含了一层欣喜,一种得以向上官报恩的欣喜。
姚令言似难相信,沉吟片刻道“高孔目,普王如今正得天子信任,缘何肯卖我姚令言这大的人情。圣上对我的处置,毕竟还不得而知。”
姚令言探寻地盯着高振。这个曾经在泾州军府有着忙不完的各种杂事,和犁田的黄牛也无甚分别的小小孔目官,如今周旋在各个厉害角色间,竟这般得力高效,实在教姚令言刮目相看。
同时,又不免有着隐隐的疑虑。
高振道“节下有所不知,当初在奉天,皇甫将军奉命东行游说李怀光后,是仆
第八十五章 隔辈犹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