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耀武扬威
打败了北匈奴,窦宪立即派军司马吴汜、梁讽带上金帛财物寻找北匈奴单于,打算靠着这些钱招降北匈奴单于。这就是所谓的萝卜加大棒政策,窦宪以为北匈奴已是强弩之末,再也掀不起一点波浪了,他高傲地想着,自己如何得胜回朝,美滋滋地编织着自己在朝堂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情景,甚至觉得自己也有可能会穿上龙袍,坐在皇帝的宝座上,呼喝着群臣。
不过当时北匈奴内部大乱,又遭受了重大的打击,北匈奴单于逃往何方,却成了一个迷。吴汜、梁讽接到命令后,一筹莫展,一头雾水,实在不知道从哪里着手。而自己的顶头上司窦宪又下了死命令,也只好硬着头皮,在俘虏的匈奴兵中调查。
也算他们两人走运,在调查了几天无果之后,事情终于有突破性的进展,一个单于的亲随匈奴兵,提供了一个好消息,北匈奴单于已经向西逃窜。
二人听后喜出望外,带着一路人马,星夜动身,一路狂奔,终于在西海之畔发现了单于的营帐。
但是如此还是费了一番波折。惊魂未定的匈奴单于才邀请二位汉朝使者进入单于大帐。
两人立刻拿出窦宪的招降书,大声念道:“永平年间,北匈奴屡犯边境,生灵涂炭,大汉震动。现在大汉车骑将军窦宪率部十万,犁庭扫穴,燕然勒石,王师所至,匈奴人无不叩头称服。车骑欲直捣王庭,以绝万世之患。然而匈奴用舜帝之后,天子不忍,现遣使予匈奴金帛,以修汉匈两国万年之好。
单于心情十分复杂,接受了,就永远是大汉的属国,成为藩属的滋味,并不好受,这对于在草原上驰骋的匈奴民族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可是如果不接受,就意味着还要受到大汉王朝更加残酷的打击,同样是灭顶之灾。
他彻夜难眠,辗转反侧,最终还是咬牙接受了赏赐,毕竟还可以换得一方的平净,还可以换得休养生息的机会,卧薪尝胆,终有反击的时候。
梁讽这时又说道:“单于,现在车骑将军窦宪正在塞外,想必单于无法战胜,不如效法呼韩邪单于的先例,和南匈奴单于一样,做汉朝的藩属,迁移到水草丰美的地方去。到时单于及各位王,交受到大汉恩赐,遇到外族欺辱便可以得到王师增援,何乐而不为呢?还请单于三思。”
单于当然知道汉朝是来招降他的,既然心中已有打算,便顺水推舟,欣然同意:“我等立即率领部众同尊使一道南归,永做大汉臣子。”
单于于是率领部众准备南归,但是到了私渠海的时候,他得到汉减肥军队已进入塞内的消息。北匈奴单于的心思立刻活泛了起来。
汉军已经入塞,这就意味着汉军粮草已尽,不得己才回到塞内补充补给。那么短时间内,汉军不可能回到草原。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做汉朝的藩属,不在草原上驰骋呢?
他找到梁讽,对他说道:“尊使,我想要做汉朝的藩属,但是我等新降,难免有人不服。我需要劝说他们,归顺大汉。这次的我准备派我的弟弟右温禺鞑王带着贡品入朝供奉,表达归降之意,不知尊使意下如何?”
这一番话合情合理,人家都出了人质,又供奉了贡品,还答应了归降,面面俱到,他梁讽一直语塞,实在也没有办法拒绝,只好同意了单于的意见。
但是窦宪却觉得这事情有些蹊跷,右温禺鞑王来到朝廷,单于没有亲自来,这归降的意图总有些模棱两可。于是他又奏请皇帝和太后,要送回单于的弟弟。窦太后本就听从窦宪的意见,立即点头同意,这样右温禺鞑王自己也莫名其妙的被送回了匈奴。
汉军返回塞内的时候,南单于在漠北送给了窦宪一只古鼎,容量五斗,鼎侧铭文是“仲山甫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几个字。
这个鼎据说是周天子给仲山甫的,以表彰他为周朝做出的功绩。
窦宪十分高兴,感觉南匈奴小弟十分的识时务,之后,窦宪就把鼎南给了记肇,以此表功。
刘肇便下诏派中郎将拿着符节到五原拜授窦宪大将军,封武阳候,食邑二万户。窦宪上书坚决推辞封爵,刘肇只好赐策书答应了他。
窦大将军回到朝廷,和帝刘肇再次下诏表彰有功人员。
九月庚申,将窦宪任
第三十二章 耀武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