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等人在年前两天,终于到了洛阳。本来是打算,这个年要在幽州过的刘和,被婚姻所束缚了。
而现在过年无疑是特别繁琐的,首先要祭祀,这在古代历史上,算是过年的头等大事,由于连年的战乱,给先祖和神灵供奉祭品保佑来年风调雨顺是一个意思,追忆逝去的亲朋旧友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项。特别是经过黄巾之乱后,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不计其数的亲人兄弟战死疆场,祭祀除了对来年期与厚望外,应该更加追忆往日情谊。
在刘和回到洛阳之前,刘虞已经去给祖先祭祀过了。所以刘和跑掉了,你可能是刘和内心并不愿意拜见这些祖先,也有可能就是怕麻烦。(毕竟刘和也不是这里的人。)
到了年三十,人们也是会有守岁的传统。群雄们或与亲人相聚,或与好友相守,执手相握,彻夜长谈,更是人生一大快事也。
这夜刘和请刘伯温,薛仁贵,程咬金,荀攸等人前来做客,几人更是彻夜长谈,好不快哉!
这些仪式并不是真正代表过年了,而是“拜年。”拜年是汉朝才开始形成的正式过年礼仪。正月初一,众官员上朝向天子拜年,众房客向主公拜年,就是现在的团拜活动一样。除了这些之外,众人还相互亲临居所拜年。对于那些三国群雄们,他们朋友部署众多,往往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亲临互拜,就采取送达名刺(写上本人名字、籍贯、官职及敬贺语啊什么的)以代亲临拜谒的办法,传达新年祝福。
过年之后,汉灵帝也并没有宴请天下,而是自己悠哉悠哉的看着宫女穿开裆裤玩耍。汉灵帝这个人,玩的人不少,确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当真是男人中的典范呐!!!)
到这里,春节算就是完了,也是让刘和似乎感觉古代的春节也并不是那么繁琐。
刘和没有想到的是停几天的婚礼,确实焦头烂额。
三国时期的嫁娶那是有很多礼仪,第一项就是纳采,即男家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若女家同意议婚,则男家正式向女家求婚,正式求婚时须携活雁为礼,使人纳其采择之意。(古人的生活确实很丰富多彩。)
第二项是问名,即男家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和八字,以准备合婚(合婚,由媒人到女方问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并写成庚帖送交男方,3天内若男方家里没有发生不吉祥的事(俗称“三日好”),男方便把自己的庚帖交与女方,双方分别占卜合婚,确定相生还是相克。若女方同意,则授礼;男家即通过占卜测定吉凶。如果男女八字相合,则进行下一步。
当时这一步也是刘虞替刘和办的,据说当时找大师看的刘和和蔡琰的八字,说蔡琰有后命,这让蔡邕的内心可谓是喜忧参半,因为蔡琰是个忠于大汉的人,甚至一时间有点想要退婚,之所以没有退婚,那是因为他自己心里清楚,如果不是和刘和结婚,蔡琰的命硬,却一生颠沛流离,这让蔡邕更加坚定了这一信念,那就是女儿为大,我毕竟只有这一个女儿。
纳吉,即把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告知女方,并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定下亲事。也是以雁为礼,也就是金银首饰等物品,还有饼食、糖果,但女方必有回礼。男女双方都要给亲戚、朋友、四邻送饼食。糖果,报告亲事已定。相当于现在的订婚,俗称“行订”。
纳征,即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又称“送聘”。古代纳征多以鸟兽为礼,上古时聘礼须用全鹿,后世就简单多了,用鹿皮代替即可。就是用野鹿向女孩子求婚的事。因为古代纳聘多执雁为礼,故送聘礼又叫“委禽”。当然,古代纳征也并非全用鸟兽为礼,还有就是以布为聘礼的。后来,纳征的礼仪越演越繁,成为六礼中礼仪最繁琐的过程之一。
就是这一条让刘和跟刘虞抱怨道,这人结个婚就怎么那么麻烦。
刘虞当时回答道,结婚是人一辈子最重要的大事,一个人一生只有一次。
刘和想都没想就说出口:“我肯定不止一次。”
这是刘虞似乎想到了什么,神情似乎低落,似乎哀怨,似乎仇恨,似乎……
刘和没想到的刘虞只结了一次婚,就是和刘和的母亲。而他的母亲,在他的记忆里似乎一直没有出现过。(他的母亲是谁作者君也不知道是。这似不似很尴尬。)
第五项
0013章大婚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