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累 建 功 勋
爱新觉罗·岳乐在清朝初期屡建功勋,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多次战役和平定内乱中得到了充分展示。顺治三年(1646年),岳乐跟随肃亲王豪格征讨盘踞四川的大西王张献忠。在这场战役中,岳乐不仅表现出非凡的勇气,还展现了其深思熟虑的军事策略。他率部深入敌境,最终成功击杀了张献忠,这一胜利极大地提升了清朝在西南地区的影响力,并为后续的统一进程铺平了道路。
顺治六年(1649年),岳乐因其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而被晋封为多罗贝勒。这一晋升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其家族荣誉的一种肯定。顺治八年(1651年),岳乐再获晋升,被封为多罗安郡王,并开始掌管工部事务,同时成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一员。这意味着岳乐开始在政治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参与到国家重大决策之中。
顺治十年(1653年),岳乐被授予宣威大将军的称号,负责驻军归化城,进讨喀尔喀部的土谢图汗和车臣汗。这次出征对于清朝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喀尔喀部是当时北方的一个强大势力,能够说服或迫使他们归顺,对于稳固北方边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岳乐率军北上,通过一系列的外交努力和军事行动,成功促使喀尔喀各部投降并开始向清朝进贡,这一成果极大地增强了清朝在北方的统治基础。
顺治十二年(1655年),岳乐被任命为宗人府左宗正,负责管理宗人府事务,这标志着他在宫廷内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两年后的顺治十四年(1657年),岳乐再次获得晋封,成为和硕安亲王。
二、平定三藩
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藩之乱爆发,这场叛乱由平西王吴三桂发起,迅速蔓延至云南、贵州、湖南、广西等地。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清廷紧急调动兵力进行平叛。岳乐被重新启用,被封为定远平寇大将军,肩负起了平定叛乱的重任。
岳乐深知这场战争的重要性,他仔细分析了当时的局势,认为直接进攻湖南与吴三桂正面交锋虽然有可能取得胜利,但由于湖南地理位置特殊,一旦攻克,如何有效控制这片土地将会成为一个难题。此外,如果不能及时切断吴三桂与其他叛军的联系,可能会使战局变得更加复杂。基于这样的考虑,岳乐决定首先攻打江西,以稳定自己的后方,并切断吴三桂与另一叛军首领耿精忠之间的联系。
这一战略决策显示了岳乐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远的政治眼光。江西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既是江南的门户,又是连接东南各省的关键。岳乐率军进入江西后,迅速展开了攻势。他充分利用地形优势,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术,有效地打击了叛军。在岳乐的带领下,清军势如破竹,很快便占领了整个江西地区。
占领江西之后,岳乐并未停歇,而是乘胜追击,迅速向湖南推进。这一连串的胜利不仅极大地削弱了吴三桂的力量,也为清军进一步平定叛乱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岳乐的指挥下,清军士气高涨,战斗力强劲,最终在湖南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不久之后,吴三桂病逝,失去了领导者的叛军逐渐失去了抵抗的力量,清军的胜利已经指日可待。
然而,就在胜利的曙光即将降临之时,岳乐却接到了回京的命令。虽然离开了前线,但岳乐的贡献已经被康熙帝所认可。康熙帝亲自前往卢沟桥迎接岳乐归来,对他大加褒奖,并让岳乐重回宗人府掌印,这不仅是对他军事才能的认可,也是对他政治地位的一种肯定。
三、身后风波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七月,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与外蒙古喀尔喀部之间发生了冲突。为了应对这一局势,岳乐与简亲王雅布被委派各自带领500名士兵前往内蒙古苏尼特部驻防。这时的岳乐已经是一位65岁的老人,但他仍然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艰巨的任务。麾下的500名士兵虽少,但对于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来说,这已足够展现出他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
十月时,天气逐渐变得寒冷,岳乐意识到继续驻守在寒冷的草原上对士兵们来说极为艰难,因此决定撤回到京师。回到京城后不
第45章 爱新觉罗·岳乐:清朝中兴之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