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等人撤退到河南,他们在那里被曹文诏、左良玉等多路明军包围。
然而,崇祯七年(1634年),后金军队再次入侵,曹文诏被调往大同抵抗后金军,被包围的农民军趁机从王朴处突围。同年六月,新任五省总督陈奇瑜带领军队向西进军,与陕西、郧阳、湖广、河南四巡抚会合,共同围剿汉南地区的农民军。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等部农民军误入兴安(今陕西省安康市)的车箱峡(今陕西省平利县老县镇),峡谷地势险要,四面环山,只有一条狭窄的栈道可供进出,被明军截断出路。
在这样的绝境中,李自成采纳了顾君恩的建议,决定贿赂陈奇瑜的亲信,向明军诈降。陈奇瑜同意释放李自成等人,并派出五十多名安抚官将农民军遣送回乡。然而,一出峡谷,李自成立刻杀了安抚官,重新起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四、愈剿愈盛
崇祯八年(1635年),随着洪承畴被任命为五省总督,开始了对农民军的大规模围剿。农民军被迫退到河南洛阳一带。这一年,高迎祥、张献忠、老回回、罗汝才、革里眼、左金王、改世王、射塌天、横天王、混十万、过天星、九条龙、顺天王等十三家七十二营的起义军首领在河南荥阳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史称“荥阳大会”。在这次会议上,李自成提出了“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战略方针,旨在分散明军的力量,从而为农民军创造有利的作战环境。
会后,李自成与高迎祥、张献忠等人率部攻打南直隶凤阳,破坏了明皇室的祖坟,并焚烧了朱元璋曾经出家的“皇觉寺”,杀死了六十多名宦官和中都守将朱国相。然而,在争夺凤阳皇宫俘虏的小太监和鼓吹乐器的问题上,李自成与张献忠之间产生了矛盾,两人因此结怨。随后,李自成选择分兵西行,前往甘肃。
崇祯九年(1636年),高迎祥在与新任五省总督卢象升的战斗中兵败,在黑水峪(今陕西省周至县黑河口)被陕西巡抚孙传庭所杀。高迎祥的残部转而投奔了李自成,李自成因此被推举为新的“闯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李自成继续领导农民军在四川、甘肃、陕西一带征战。
崇祯十年(1637年),杨嗣昌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策略,通过限制农民军的流动性,逐一击破农民军的各个部分。这一策略在实施的两年内取得了显着的效果。张献忠在兵败后投降了明朝,而李自成也在渭南潼关南原遭遇洪承畴和孙传庭的伏击,损失惨重,仅带着刘宗敏等17人逃到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躲避。
崇祯十一年(1638年)八月,清军再次入侵中原,从青口山(今河北迁安市东北)和墙子岭(今北京密云东北)两路突破长城防线,发动了第四次入关作战。杨嗣昌为了贯彻其“安内方可攘外”的战略,主张与清朝议和,但这一提议遭到了宣大总督卢象升等人的强烈反对。由于崇祯皇帝在和战问题上的犹豫不决,卢象升在河北巨鹿战死。清军撤退后,孙传庭、洪承畴等人被调往辽东以防备清军的再次入侵,这给了李自成在山中喘息的机会。冬季,李自成驻扎在富水关南的生龙寨,并在此期间娶妻生子。
五、鏖战中原
崇祯十二年(1639年),张献忠在谷城(位于今湖北省襄樊市)再次反叛明廷,而李自成也从商洛山中率数千人马杀出,开始了一场新的征程。崇祯十三年(1640年),李自成趁明军主力在四川追剿张献忠之际,率军进入河南。在这个过程中,他收留了许多饥民,并开仓赈济饥民。李自成的行为吸引了大量流离失所的民众前来加入,人们纷纷响应,形成了“一呼百万”的壮观景象。李自成军队的发展势头迅猛,人数迅速增长到数万人,并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即民歌中流传的“迎闯王,不纳粮”。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二十日,李自成攻克了洛阳,杀死了万历皇帝的儿子福王朱常洵,并举办了一场名为“福禄宴”的盛宴,将福王的肉与鹿肉一同烹煮,与将士们分享。此外,他还没收了福王府中的大量财富和粮食,发布了告示以赈济饥民。随后,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李自成三
第233章 李自成:明末枭雄的辉煌与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