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幼帝都不是皇家血脉,幼帝亡故,容阙登基,这过程中连国丧都不用发。
眼瞧着登基大典近在咫尺,这一日,容阙从宫中处理完朝政回家。
想着苏卿卿喜欢吃鼓楼大街的那家麻椒鸡,容阙特意吩咐轿辇绕行。
时值夜幕降临,满街灯火璀璨,似乎朝中的动荡丝毫影响不到百姓的欢愉,街头巷尾都是一派热闹。
容阙坐在轿辇里,闭着眼睛养精神。
荣安侯被放回祁北之后,苏卿卿当时留在大同的五千兵马每隔几天就会去祁北溜一圈,荣安侯并没有掀起什么大浪。
在辽东的禹王也一直风平浪静。
可容阙还是累的喘不上气。
这种炸药似的麻烦并非最耗人心血的,那种剪不断理换乱的朝务,才是令人心神俱疲。
大燕朝建国以来,举朝上下,经济运转,一靠朝廷调度,二靠各地商贾。
而各地商贾又势必与当地地方官有所勾结。
越大的商贾,勾结的官员官职越高。
朝廷中如今倒是不分什么夺位党派,毕竟容阙登基,他正值青春鼎力,距离他退位还早着呢。
可朝廷分了新的派系。
老贵族与新寒门。
老贵族是大燕朝建国以来就有的八大家族。
这八大家族,其中只有两家在朝为官。
一家姓薛,也就是薛国公。
早些年,二皇子,太子,三皇子,三个党派争的你死我活,薛国公从未参与其中,他一直是走游手好闲富贵闲人那一挂。
但是这次容阙回京,因为朝廷官员的大换水,京官要补充不少新人进来,有人提议从地方官擢升选拔,有人提议可以直接录用国子监推举的新人。
国子监推举的新人,没有任职经验,能胜任的,也只能是一些细微末节的职位。
可类似于尚书,侍郎这样的官职,还是需要有足够履历的。
而地方选拔,就出了问题。
被推举上来的人,容阙让明路查过,基本都是和这薛国公有关的。
薛国公不在乎朝堂党派谁输谁赢,只要别挡了他薛家发财的路子就行。
另外一家,姓许,也就是礼部尚书许大人。
许大人的夫人家里,祖祖辈辈做的是粮食生意,家中产业几乎遍及各地。
这一次擢升官员,许家虽然没有推举,但是他力挺了薛国公的那些人。
也就是说,在京都,有一股由八大家形成的暗中力量,这股力量,影响着朝廷重臣的任免,甚至影响了整个朝堂的走向,但是他们又不直接参与党争。
而与八大家对立的,就是像京兆尹黄兆中这样出身的寒门子弟。
向征之后,兵部尚书一职一直空着,容阙将这职位直接给了贺朝,贺朝是容阙的人,满朝文武谁都没有异议,但是贺朝任职之后却发现,他这个直接由容阙任命的官十分难做。
手底下的人也不是要违拗他的意思,更没有直接和他发生冲撞,但是他下发的一些列指令,这些人并不能立即完成。
他们拖拖拉拉,筛选着完成。
贺朝发了几次脾气,甚至为此还训斥了人,直接撸了人的官职,但是毫无起色。
问就是事务庞杂一时半刻难以料理。
贺朝将这些事情告诉容阙,一件两件他俩还看不出什么,但是事情多了,容阙渐渐咂摸出味道来。
这是薛国公和礼部尚书为了官员补缺的事再给他施压呢。
容阙更偏向于寒门子弟,但薛国公和礼部尚书显然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冬日的时候,南方下了一次大雪,罕见的大雪直接成灾,开春之后又因为征战而耽误了赈灾,容阙接手朝务之后,立刻着人商议出一个赈灾良策。
然而六部尚书也就兵部尚书贺朝火急火燎,刑部尚书还算勉强能与贺朝划等号,其他四部,尤其是此次事件该出主力的工部与户部,行为简直令人发指。
户部张口就是没钱。
工部张口就是没人。
容阙
第267章 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