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机缓缓走出廷尉府署衙,看着稀疏的星空,伸了个懒腰。
是的,嬴政夜访廷尉府,是他的主意。
尉缭,虽然在历史上并未如王翦、蒙骜等人一般留下了傲人的战绩,但却是秦国灭六国的大方针制定者。
原本历史上的秦国面对着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秦国战将如云,猛将如雨,然而真正熟谙战略的军事家却有些匮乏。
而李斯、隗状和王绾等人也是不晓兵事,只能从政治方面考量如何对山东六国动手。
至于嬴政本人,虽然工于心计,但更擅长的政治谋略,虽善断却乏谋。
当时的情况是,以秦国之力,想要单独消灭山东六国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六国要是联合起来共同对秦,情况就难料了。
所以摆在秦王面前的棘手问题是,如何能使六国不再“合纵”,让秦军以千钧之势,迅速制服六国,统一天下,避免过多的纠缠,以免消耗国力。
离间山东六国虽然是秦国的传统做法,而且姚贾、顿弱等人也都在从事着这项工作,但是采用什么方法更为有利,先对哪一国下手,仍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况且消灭六国,统一天下,这是历史上从未有人干过的事情,嬴政这位年轻的秦王也深知这一点,他不想打无准备之仗,因此秦国急切地需要一位能够在战略上把控全局,制定出整体的进攻计划的战略家。
而尉缭,便是这位为秦国制定出统一天下方略的战略家!
但这一世不同,吕不韦同样具备着不逊色于尉缭的战略眼光,甚至于有过之而无不及。
尉缭是军事战略家,他的布局目光更多是以军事角度,然而吕不韦的战略目光不仅仅是从军事角度而言,还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
因而,秦国攻灭卫国、韩国与赵国后,这三地极其稳定,对秦国的排斥情绪也不强,尤其是卫国和韩国,已经逐渐适应了秦人的新身份。
百姓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也未必懂得什么礼义廉耻,但他们知道谁对他们好,也知道感恩。
也许韩国的法律没有秦国那么严苛,但秦国的严刑峻法针对的主要目标都是王公贵族和罪犯,只要不做违法之事,秦法也会保护好每一个秦人,对秦人也有相对较为先进的福利制度。
即便是徭役也有衣食供给和补贴,远胜过当初给韩国的王公贵族们当免费劳力的日子,至少秦国对待苍头黔首们,虽然还不算令其安居乐业,但的确是实现了嬴政的初衷——使民朝有食暮有所。
不过,吕不韦这位秦国如今的战略制定者终归已经五十六岁了,年岁终归是越来越大了,将来秦国要征服的,可不只是山东六国。
秦惠文王曾说,于后世千秋万代,每一户人家的窗台,我大秦的明月,必朗照之。
也许将来的大秦帝国,会成为一个“月不落”帝国也说不准。
因此张机亲自遣人连夜收集证据,证明尉缭此人并无恶意,也向嬴政说明了其才能,举荐了这位天才的战略家。
不过,尉缭的事情也给张机提了个醒。
有些人才,该是时候先抓在手中了。
秦末可是一下子涌出了无数人才,而许多人才此刻恰好是正值二十岁出头的年纪,甚至还有一批未曾加冠的幼童。
随着李信、羌瘣、屠睢、任嚣、王贲等人都逐渐升爵至左庶长,张机的这些旧部都有了独领一军的资格,慢慢地接过了老一辈将领们的职责。
比如羌瘣、蒙恬要随李牧坐镇代地,王贲也要随王翦坐镇赵地,李信则是在燕赵边境驻守,冯毋择在李信麾下,屠睢、任嚣在蒙武麾下对楚国虎视眈眈,杨翁子也在王齮麾下一边学习兵法一边在秦齐边境驻扎,麾下也就剩下苏角和涉间二人了。
但苏角和涉间虽然是极佳的执行者,是将才,却匮乏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是能够独领一军的大将之才。
所以,张机列了一张名单,记载着他能想起的秦末人才。
以他如今的声望和地位,想要请这些人才来,简直是再容易不过了,至少绝大多数人才应该都不会拒绝。
至于拒
第五百七十六章:女施主,我可要进来陪你们喝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