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刘家峡工业区”的视察后,李素一行在徐庶的引路下,一路春风得意走马观花进了兰州城。
从刘家峡下游到兰州城,其实整整有六十里路,不过李素一行走起来却不觉得慢。因为一多半的河岸两边都被规划了水车,未来至少能绵延三四十里。
最后二十里的城外河谷,原本是去年水攻韩遂的战场,现在也被规划成了工地,将来会再这儿建设几座通商集散的港口码头,还有很多织棉布的工坊,以及其他不需要水能的行业的手工工坊。
总而言之,兰州城上游六十里,未来就是一片绵延不断的工业区,只不过现在投资规模还很小,很多地皮只是规划了预留着,并没有足够的官营作坊或者民间富商投资。
另外为了尽量少占低洼平整河谷的耕地,规划的时候也是工农间杂,尽量把相对高处、干燥灌溉不便,也不够平整的小丘拿来建工场,能种地的暂时还是拿来种地。
毕竟还是农业社会,西凉也不富庶,外地千里运粮过来很困难,粮食必须自给自足。
诸葛亮跟着看了一路,最后感慨:“官府和富商的投入还是太慢了,这么好的条件,水利都在死命修了,不尽快充分利用起来多可惜?
真想给二姐写封信,让她亲自来这兰州,开个几千台织机的大棉布作坊,益州那点生意反正也是守成吃老本,交给府上的管事就行了,过两年等三弟也稍微懂点事了,也能帮着看看账。”
诸葛亮有此言,显然是见惯了超级富商们打造的大世面,知道当年的“益州速度”搞产业建设有多快。在他眼里,关羽在凉州这儿搞得那么慢,关键还是一个问题:钱没到位。
官府投入不多,是因为官府看不出在这儿大搞建设投入过多,会对未来的天下争霸有多少好处,回本太慢。但民间既然有那么多游资闲钱,又有看得出获利趋势的明眼商人,这时候就该逐利进场。
李素闻言,心中暗忖:这个办法倒是不错,或许将来这些家族会成为大汉朝的产业资本寡头财阀,但眼下也顾不得了。
财阀不一定都是坏的,要是能加快国民产业建设,而且国家需要向边缘地区那些政治账算不过来的地区扩张影响力,财阀就财阀吧。
李素身边那些女眷,虽然不懂这方面的事儿,但看着她们印象中该是苦寒好吃懒做的西凉百姓,居然也能活得那么积极,在官府的组织下干活干得热火朝天,也是心中颇为感慨。哪怕原本有点出世厌世倾向的,生活态度都积极了些。
进了兰州城后,李素也没见关羽来迎接他,毕竟两人身份相近,关羽可能也是确实忙。李素直入州牧府衙,关羽得了通报,才到门口相迎。至于诸葛亮等人,就交给关羽的其他幕僚随便接待了
主要是关羽自从北伐关中胜利后,就被刘备委任为凉州牧,是刘备阵营最早封州牧的。哪怕当时西凉还没光复,关羽也先驻扎天水郡筹备西征,所以后来诸葛亮的两次高光时刻,关羽并没有亲眼见证。
他对诸葛亮最新成长进度的理解,比张飞还滞后,还停留在“诸葛亮不过是个工巧算学方面非常厉害的偏才”。
李素一时也没注意这些细节,他直接跟关羽谈笑风生地问:莫不是又有军务紧急?
关羽也不多客套,抚髯叹笑:“确实忙,凉州新定各郡,都要劝农教导百姓种棉。还有一些去年未曾彻底平定的地区,要稍稍用兵威慑。幸好劝农的事儿有国子尼奔走,我这边稍稍清闲些。
这不,最近又在计算钱粮,看看去年各郡的秋收,吃到今年夏粮下来之后还能有多少盈余。我们也是量入为出,把余粮筹为军粮,好让伯起、子均用兵多收服一些氐人、羌人、南匈奴部落。这样的话,说不定这些部落今年春耕也能赶上都种棉花,甚至林邑稻。”
去年的凉州之战,只是把几个首恶大势力端掉了,但西凉的官府统治并没有彻底建立起来,还有很多部落是不造反也不归朝廷管的自生自灭状态。还有些部落甚至比去年更壮大了因为他们填补了被端掉的大势力留出的权力真空。
这种情况,动兵肯定也要动,但不能一味靠武力。而要剿抚并用,一拉一打,培植肯听命于朝廷的代理人部落,把蛮夷渐渐归化成熟汉。
第468章 什么都略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