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首战告捷
随着周瑜的喊声,孙策放下刀,转头望去,扑天盖地、遮天蔽日的灰尘,伴随着“隆隆”马蹄声,如同一阵狂风般地刮过。
战场处于官道和周边田地之间,并排能行骑兵也就数十骑,加上高顺刻意将八百骑兵营造成大规模骑兵来袭的态势,采用的是箭矢冲锋阵,前尖后粗,让所有人觉得,这支骑兵绝不在两千人之下。
如风卷残叶,骑兵队瞬间将与孙策前面的黄祖军士兵连同孙策的士兵“刮”起,犁成一条条地人肉槽。
继而向黄祖的主阵席卷而去。
骑兵,陆战中的王者。
对于没有准备的轻步兵来说,就是个噩梦。
很可惜黄祖麾下没有重步兵,江南一带,甚少有重步兵,一是铁矿产量不多,铠甲难造;二是江南人体格不足以承担起近百斤重的铠甲。
所以,除非是有准备,安置好大量弓弩手,否则,面对已经进入冲锋状态的骑兵,就算有十倍于骑兵的人数,步兵的结局依旧只有两个字——崩溃。
天色将暗,烟尘弥漫。
黄祖不知道来了多少骑兵,猝不及防之下,只能下令后队变前队,全军后撤。
可步兵怎么跑得过骑兵?
于是,撤退变成溃退。
多少士兵死在相互踩踏,已经不得而知。
高顺久经沙场,对战场形势的把控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原本是想以八百骑兵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破黄祖军包围,将孙策救出就算完成了任务。
但看到黄祖军的溃败,高顺临时起意,挟初胜之威,继续突破。
而黄祖的仓促撤退,让那队看管太史慈的士兵落在了后面,竟意外地被陷阵营救出。
陷阵营一直追杀了三十里,高顺考虑到骑兵冲锋之势衰绝,强行前进,一旦黄祖回过神来,可能会陷入反包围,方才勒令停止追击,调转马头返回。
以八百骑兵击溃近两万大军,不可思议的神话令高顺再次一战成名。
……。
惊魂初定的孙策这时才恍然醒悟,自己还活着。
他握着周瑜的手,未言先泣,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大难不死的庆幸和激动使得孙策也免不了英雄气短。
而这时,严正率府兵赶到了战场。
尚未平息激动的孙策,竟不顾礼仪,迎上前冲严正揖身一礼道:“今日策能得救,全赖严郎及时赶到,但凡日后严郎有用得着策之处,策必竭尽全力。”
周瑜在一边虽然惊觉孙策此话留下了无穷后患,但此时严正救命之恩大如天,周瑜也不敢冒然阻拦孙策。
严正却微笑道:“吴侯言重了,区区小事,不足挂齿。不过,仗陷阵营骑兵出其不意方见奇功,眼下黄祖虽退,但过不了多久就会反应过来,等其整顿完乱军,必会重新杀来,吴侯还是尽快收拢散兵,赶紧撤退为好。”
孙策点头称是,于是令周瑜去收拢散兵。
这时,孙策想起被擒的太史慈,心中一痛,向严正道:“某之中郎将太史慈适才失手被黄祖所擒,此时一撤,恐怕再无回归的可能,严郎的陷阵营还在追敌,要不,再等等?”
严正道:“收拢散兵也需时间,也罢,那就等到陷阵营转回再撤。吴侯也不必太担心,就算黄祖擒了太史慈,只要吴侯还在,他断不敢加害太史慈,到时可派使者前往说项,用些钱粮换回便是。”
孙策知道严正这是在安慰他,但苦于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点头称是。
半个时辰之后,周瑜大致地收拢好散兵,略一清点方才发现,孙策从皖城出发的近三万大军,至此已经折损过半。
这还算好的,如果不是高顺来得及时,恐怕连这一万多大军也做鸟兽散了。
孙策闻听悲从心来,大哭道:“主帅无能,累及三军,让某如何再见江东父老?”
说完,喷出一口鲜血,昏厥过去。
严正连忙伸手扶住孙策,交给周瑜,道:“周将军且寻一板车,让士兵拉吴侯先撤,我在此断后,顺便等高顺返回。周将军可将大军先撤至三江口休整,我来时已经令人准备了数十条船,到时,可由水路顺江至湖口,再返回江东。”
第九十八章 首战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