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马来亚华人新历程
政府必须坚持以民众利益为主导的方针,过分重视少数利益集团的利益,而忽视最大大都民众的利益,势必累积出大问题,而产生爆发性的解体在中国大陆溃退的蒋政权即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而最最根本的问题即是没有解决中国的农民和土地问题。\www.yibigЕ.com\
南洋联邦合众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自四五年便已经开始正面这个问题,并将之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进行了研究和落实。经过准备和查询拜访,第一阶段土地改革自一九四六年率先在婆罗洲开始。
而作为比较成功的经验,台湾在历史上的土地改革办法被精心改善后加以施行。由于婆罗洲地广人稀,土地开发尚不发财,也给建国早期资金缺乏的南洋联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到一九四八年九月,婆罗洲的土地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大批农民获得了土地,自耕农数量大幅增加,这大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生产劳动积极性,提高了单位生产量。每公顷稻米产量为2600公斤,木薯产量达到14000公斤公顷。
同时,大量田主由于土地改革获得了很多的土地赎金和债券,转而进入工商业界,成长工业。农业的成长为工业积累了原始资金和劳动力,推动了南洋联邦工业的成长,为南洋联邦的经济腾飞作出了“基础性贡献”。
而第一阶段的土地改革总体上是成功的,巩固了民族自由党的统治,为联邦政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高了工作能力,开始向外推广实行。南苏门答腊州,北婆罗洲,楠榜州议会都相继通过相关土地改革的法令条文。
固然,由于呵护农民的小土地所有制,限制了土地兼并和转让,也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成长和实施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虽然这看起来还不是很严重,但第二阶段土地改革方案“小田主,大佃农”的农业生产办法,已经提上了日时议程,预计于五零年开始推行。如果成功,便能使农业生产走上规模经营,更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更快地推动农业成长。
显然,南洋联邦合众国实施的土地政策令大陆移民感到很新鲜,很惊讶。对贫苦农民来说,自然是喜出望外,几多代的梦想啊,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嗯,还不得算是自己的,但凭借勤劳的双手,十年二十期的还款其实不是困难的事情。而对已经习惯于将金钱和财富购买土地的田主富绅来说,这条路子被堵死,只能将注意力集中到别处了。投资债券、股票,借此而进入工商业,或许是他们最好的选择,实现从田主到资本家的华丽转身。
陪伴着移民的大量进入,带来的不可是人口,还有技术和财富,联合银行和成长银行的存款额连续攀升,为南洋联邦的经济成长提供着越来越有力的支持。
随着土地改革的推行,为了提高运作效率,增加政策透明度,有效制止现象产生。联邦政府于四八年六月成立了农业银行,并专门把农业银行作为“土改”的资金核算单位和政策执行机构。除此之外,一个直接隶属于大总统的新部分在联邦政府建立起来,名为“廉政查询拜访局”。随后,联邦政府制定公布了政府官员财富公示制度、公务员奖惩办法、举报奖励法等相关法令,向刚刚呈现苗头的贪污和宣战。
自从“联合警卫行动”以后,南洋联邦合众国进入了一个和平时期,并着力于国家制度的建设和经济的成长,起码从外界来看是如此。但和平其实不料味着毫无作为,在东南亚各国处于新旧政权交替的动荡时期,南洋联邦作为最稳定的自力国家,势需要阐扬出其应有的作用。
英国显然有限度地听从了南洋联邦政府的秘密建议,在着手实施一项耗时而温和的政策。因为,根据1947年的人口统计表白,新加坡殖民地和马来亚联邦的总人口是五百八十万零八千人,其中华人约为二百六十一万五千人,而马来人则只有二百五十一万三千人。在这个国家里,华人成为占人数最多的居民,如果再加上南洋联邦的支持,将有英国人所难以预料的骚乱产生。
并且,对英国人来说,干净利落地消灭马共其实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因为他们需要使在马来亚驻军有一个合理的借口,就象后世的美国以反恐的名义四处四击一样,英国人最理想的目标是保存马共,并使其在可控制的规模之内。嗯,英
第一百二十七章马来亚华人新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