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的马部长,以及钻探公司的何科长共同就此事进行估算过,这两位都是财会领域的专家,又有着丰富的央企工作经验,对于各自单位下属的那些三产单位的情况也比较了解,我个人认为,两位专业认识给出来的数字是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的。”
“但是,马部长和何科长估算出来的数字,着实有些令人触目惊心……不,应该说是令人辗转难眠才对!”
微微拉了一个长音,吊足了众人的胃口后,穆丽雅的语气里充满了一种强烈的无力感:“据推测,下半年,大华公司需要向那303家三产单位支付转移的金额,保守不会低于1.6个亿……加上上半年的那4700万,年度单向支付转移的总金额超过了2.07亿,占了大华公司本年度注入资金的15.9%!”
“诸位,我不知道你们听了这个数字有何感想,但作为风险控制部的部长,我听到这个数字之后,第一个念头就是这怎么可能!?第二个念头就是……我想辞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哗~!
饶是在坐的各位都不是没见过风浪的主,但听到这个数字和比例,还是忍不住骚动了起来。
单向支付转移的总金额超过2亿,资金沉沦占比将近16%。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要知道,一般来说公司的呆账比例超过10%,就已经到达红色警戒线了,更何况资金沉沦比例高达16%!?
呆账尚且可以有那么点盼头通过种种手段收回了,实在不行可以打包成不良资产兜售给其它公司,但是像这种为了给下属单位兜底,单向支付转移所造成的资金沉沦,属于企业经营成本范畴,除了咬牙自己扛着之外,根本没有其它的转化可能性!
这、这、这……
一开始还好整以暇的丁翔脸色变得难看了起来。
这种远高于预期的转移支付支出和资金沉沦比例,哪怕是不懂经营的人,也知道事情的大条程度了,更何况他并不是一窍不通?
大华公司挂牌成立至今,虽然杨默那边已经解决了大约将近70%的职工分流指标,但还有30%多一点的分流指标还没有完成。
于情于理来讲,杨默除了一开始力主打造商业示范中心,并且力排众议地通过了十几个项目之外,便基本上没有挤占大华公司的账面资金额度了,这些项目前后加在一起,也拢共只用了三个多亿罢了……所以按照资金使用比例来说,杨默能帮着解决本年度70%的用工指标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在大华公司如今账面资金额度已经被瓜分殆尽的情况下,就算大华本年度的核心任务没完成,任何人也没脸追责到他身上。
但问题是,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依托大华公司下属的那三百多家三产单位去解决那剩余的30%,约计2.1万个用工指标,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大华公司的各部门这段时间看起来搞的风生水起,又是内部重组又是商业版图拓展的,但实际加起来连一万个用工指标都没完成。
所以问题来了,东营一系的人都习惯于重资产模式,那写将近一万个新增用工指标都是用扩产迭态的形式创造出来的……换句话说,这些用工岗位都是钱砸出来的。
涉及过重资产商业模式的同学都知道,这种扩张方式是需要远远不断的注入资金进去的,一直到它能够实现盈亏的动态平衡,这个项目才算是基本稳住了,所以在这之前,相关的那些预算资金,是万万不能挪用的。
但现在随着穆大小姐的这两组数字一出,死结就出现了。
需要向那些三产单位单向支付转移的资金那么高,如果继续给他们托底的话,那么一大批票子的扩增项目就必然会被挪用预算,无法按计划新增足够的用工岗位,分流足够的待岗职工不说,甚至有可能让这些项目就地趴灰。
但如果不继续给那些三产单位托底的话,那么问题照样会很大条。
第528章 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