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速中文网 > 玄幻小说 > 青帝 > 第一卷 第三百八十五章 书信

第一卷 第三百八十五章 书信

    “在。”荀一排规整的书架上找到一封帛书,递还给他,时隔一年,锦袋封口完好无缺:“听闻主公亲自赶去荆北救治,必不需要了,等你回来亲自转交就是。”

    戏志才捏着这只锦袋,笑了笑:“荀公果是忠实君子,不过现在这信却是无用了。”

    说着取出帛书置在火盆中。

    荀不以为意。

    荀攸却意识到什么,目光一闪:“这时无用,你当初交代可是与太后有关

    戏志才摇头:“你猜对了一半。”

    至交好友之间,又都是极聪明,荀想到也不掩着藏着,嘿黑一笑出声:“天子?”

    戏志才就不再回答,又说起一些闲话,看着荀:“若主公迎的是天子……我说的不是少帝,不是献帝,甚至不是现在洛阳不知哪里找来的宗室,而是说天子,荀公以为如何?”

    荀沉吟良久,才缓缓说:“自是以天子为尊。”

    “君不畏死乎?”

    “谋国者不暇谋身,若是迎立而又篡。”荀皱眉想了想,叹一口气:“失信于天,族运跌宕,将来死的是子子孙孙了。”

    戏志才笑笑不言,当初的这封密信中,自己对主公两道建议,一是绝不要迎天子,二是局势坏到非迎不可,他日请诛荀。

    人人都有自身道路理念,出类拔萃者的更是理念坚定,不轻易为外物所动摇,哪怕友情也不能阻止。

    戏志才当初病重自忖无幸,唯一留的一线生机就是将信托由荀转交,选择权留在荀自己手上。

    但这信,似从未被启封过?


    帛书在火盆中化烬,丝质的质料燃烧后,散发一种焦糊味,气氛一时肃然,荀攸当即笑着:“你这家伙却是奢侈啊”

    “呵,主公兴办了六十三家造纸坊,普及造纸术,怕什么……”戏志才这样说着,三人都笑起来。

    “主公不忘文事,以颍川郡曾被流寇攻破书卷散佚为由向各家求阅私人藏书,此举实是效仿光武旧事……”

    这个举动是有时代特征。

    东汉地方学风远胜前代,别说还真的不少有名的藏书馆,中原荟萃之地更是聚集了天下书藏,当这时造纸术并不普及,大多数书卷还是竹策卷筒形式,都是各家门阀才建的起。

    书的丰富程度和教育息息相关,官学汉代私学也遍布中原各地,尤其颍川最盛时,许多名士大儒都设馆授徒,主要以法律经学为主,间或传授政治经验,这是延续汉武帝以来外儒内法的传统。

    像是“颍川四长”之首的陈宴以宽厚长者而闻名,以尊重态度劝谕感化“梁上君子”的典故便是出于他,可惜主公来颍川晚了两年,没机会见到,在四年前陈宴去世时“海内赴者三万余人,制衰麻者以百数”,可见整个阶层的学风。

    两年间,豫州各地纷纷将书卷转录在轻便的白纸上,这纸是官府免费提供,条件只有一样——顺手多抄一份副本,转献许昌兴建的大图书馆。

    至开春破曹夺回豫东后,这献书活动达到高峰,许昌藏书破十万卷,据说达到了洛阳的三分之一。

    这时天下大乱,能不破坏书籍都是少见,地上人更不在乎下土的文化保存,坚持扩大书藏的只有刘备一家。

    原本观望的门阀也是心动,认为刘备文武并重,英气和雄气兼有,堪称当世英雄,有三兴汉室之气象。

    荀荀攸在去年时投靠只是一个风向标,真正引人归服的还是文明洪流之下的无形气运。

    围绕着这事也聊了几句,但戏志才一向藐视门阀,就对二荀等少数人看的入眼:“说起来,近来不闻枣大人的音信,屯田的事,他做的如何了?”

    这说的是去年随荀一起投效的枣祗,颍川阳翟名士。

    在叶青支持下,他首先将荒芜的无主农田收归国家所有,把招募到大批流民,按军队的编制编成组,由国家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和农具,由他们开垦耕种,获得的收成,由国家和屯田的农民按比例分成。

    这事一开始就被大部分根基于土地佃民的豪强敌视,却在叶青强硬手段下推行开来。

    颍川方面在对朝廷的上表,和发布的州榜中都声称:“安定国家的根本大计,在于强兵足食。过去秦国的执政者由于重视了农业生产而统一



第一卷 第三百八十五章 书信  
Deathstate推荐:  魔门正宗  昨日之镜  灰烬之燃  红怜宝鉴  掠夺维度  狂暴连击  道门入侵  
随机推荐:  无言可论的幻想乡  长生者仙  破天踪  亚历山大四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搜"青帝"
360搜"青帝"
语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