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行宫。
皇帝抱着皇九子嘉诚,轻抚着他的脑袋,“你也太不小心了,看摔的这狼狈样子。”
八岁的晋王嘉诚坐在父亲的腿上,倒是一点也不难过的样子,“父皇,儿臣没事,不过是马上摔了一跤而已。马术课上,儿臣也经常摔跤,无大碍的。想当初父皇东征西讨南征北战之时,冲锋陷阵负伤流血,那不也是哼都没哼一声的嘛。儿臣要学父皇,将来也当一个大将军。”
观音婢连忙在一边道,“九郎赶紧下来,这么大孩子了还坐父亲腿上,成何体统。”
“无妨,朕就喜欢小九这猴儿样。”罗成笑呵呵的搂着儿子道。
“陛下就是太庞溺他了,让他越发没有个样子了。”
因为阎德妃经常忤逆皇帝,最终被皇帝一怒之下废去德妃之号,贬为才人,而阎妃所生皇长子更是被皇帝送到长安灞上交给老铁枪父子带到民间去管教。
在废掉阎氏德妃封号后,崔贤妃便顺位进一步,改封德妃。空出来的贤妃之位,皇帝便将原九嫔第一位的长孙昭仪抬了上来。
长孙本来就得皇帝宠,跟着皇帝也有十来年了,更何况长孙还经常帮着皇帝读奏章等,深得信任,这次她顺位进一步,却也是没人能够反对。
长孙这几年也生了三子二女,这长子嘉诚排行第九,很是聪明灵动,十分得罗成喜欢,这孩子尤爱舞刀弄棒,小小年纪就已经能骑得骏马开的软弓了。
长孙氏被册封为贤妃之后,罗成也正式册封皇九子嘉诚为晋王。这个封号可是很贵的,大国封号。虽说等皇子十八岁后,就要授封藩国封建,到时王号以封地命名,但起码现在,晋王这个封号还是表明了皇帝对皇九子的喜爱。
有个贤妃母亲,朝中还有个御史中丞的舅父,皇九子嘉诚虽然才八岁,但也是让朝野都侧目的一个皇子了。
坊间猜测,说皇帝宠爱吴王哲威和晋王嘉诚,这是表露着对太子的不满,说皇帝有意想要换储。
但实际上,罗成从没有生过换储之心。
对皇帝来说,太子并不需要是最聪明最贤良的那一个,只要太子大德不亏,那么才干这块可以差一些,这并不影响。尤其是在皇帝看来,他还年轻,大秦在他的治理下,能够走入正轨,进入盛世。
等将来太子接位,他需要的就是做一个守成之君,新皇帝得是一个不那么有野心的皇帝,更加需要的是一个名正言顺的皇帝,这样帝国才不会有内乱。
如果废掉嫡长,另立他子,不论立谁,这都要开个坏头,甚至有得位不正之嫌。
当年杨坚废掉没大错的太子杨勇,另立次子杨广,虽然杨广不论文才还是武功确实更胜杨勇,但是聪明的杨广反而带着大隋走向了灭亡,如果是杨勇继位,说不定大隋能平顺的继续前行。
皇帝对太子储君之位从未有过动摇之心,他喜欢吴王和晋王,也只是这两个孩子确实更讨人喜欢而已。
虽然都是自己的骨肉,可儿女渐多的皇帝肯定也会有一些偏爱的,哪个孩子更可爱,哪个更会说话,那皇帝肯定也更喜欢他多些,再加上李贵妃和长孙贤妃得宠,他们的孩子自然也就更得宠。
“观音婢,御史大夫张仪臣要入翰林院了,朕想让无忌出任御史大夫之职,你觉得如何?”
长孙无忌现任御史中丞,这是御史台二号,御史大夫则是长官。
“圣人,无忌还很年轻,自长安府尹调任御史中丞之职也不久,如今提拔过快,终究还是不妥。甚至,臣妾觉得无忌就是任御史中丞也终究还是不太妥当,他人年轻,资历浅。原先张台长在时,他帮着协助,如今张台长入翰林院,圣人不如让无忌到地方去再外任几年历练一番。”
罗成笑笑。
“但凡王朝强盛之时,猛将必起于军伍,宰相必经历郡县。如今我大秦也慢慢的走上了正轨,人事吏治也更讲究资历,无忌是有才干的,朕也很欣赏他,若他不是外戚,此时就算入翰林院也是理所应当的,可就因他是外戚,就算现在做个御史中丞也总有非议。”
想了想,罗成道,“你说的也有道理,让无忌再去郡县历练一番,干点实绩出来,就能堵住悠悠众口了。”
第1406章 长孙贤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