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道光年间,后来在光绪年间一度兴盛,在民国年间定名为清泉烧酒坊,解放后,这家酒厂也存活了几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一度停产,后来又在94年后复产,但是规模却小了许多,只能勉勉强强存活下来。
改革开放后,清泉酒厂迎来了转机,并且在八十年代中期红火了几年,但在87年后就在市场竞争之下迅速衰败下来,88年末,清泉酒厂就开始入不敷出,运转困难。
拖了五年到现在,已经有点儿资不抵债的味道,据说现在酒厂欠下的外债,已经超过五十万了。如果不是镇政府强撑着,早就该破产了。
可以说,这个酒厂已经成了清河镇政府的一大心病。
其实清河镇政府现在也是骑虎难下,他们也很想丢开这个负担,可一直找不到接手的人。因为知道情况的人都明白,这家酒厂就是一个坑,谁接谁倒霉。
王书瑶实在是闹不明白,曾炜为什么会对这样一家酒厂感兴趣。
她决定劝说一下曾炜,让他放弃这个想法。
………………
对于王书瑶的好意,曾炜自然是心领了,不过他有自己的想法。
对于这家酒厂,曾炜的了解比王书瑶这个本地人更加清楚,因为他是重生者,多了二十多年的记忆。
记忆中,这家酒厂在未来的十来年里面,还会起起落落,先后被多个承包人承包,一直到2004年,才被一个外地人全权购买下来,从此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当然,也不能说这家酒厂走上了辉煌之路,但比起之前十几年里的半死不活的状态,却是有了天壤之别。其生产的清泉酒,也算是卖到了整个古丹区,年销售额上千万。
当然,曾炜决定买下这家酒厂,还是因为他前世曾经喝过其产品。说实在的,除了名气之外,酒厂酿出来的酒,品质是没说的,不比茅五剑差,在古丹本地市场,还是颇有竞争力的。
短时间内,曾炜想不到更好的投资途径,毕竟他现在的资本有限,大的项目做不了,可养猪场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曾炜觉得已经差不多了,没必要继续壮大。可让那些钱躺在银行里等着贬值,曾炜又觉得太傻了。
所以,在元旦放那两天假的时候,曾炜偶然听到大堂哥谈起这家酒厂的事情,就有了想法。
在这后面的一段时间里,曾炜说动了母亲,好不容易让她同意动用养猪场的多余资金,并且又用养猪场作为抵押,从七里乡信用社贷款二十万,合计筹集了三十万资金,打算拿下这家酒厂。
当然,是要在剥除酒厂的外债的前提下,否则,将这家酒厂白送给他,他都是不要的。
毕竟,以他现在的小身板,根本负担不起那五六十万的外债。
于是,曾炜对王书瑶说道:“书瑶姐,你说的我都知道,不过我有我的打算,你只需要按照我的要求,将这家酒厂盘下来就好。”
………………
见曾炜坚持,王书瑶也不再劝说,而是问道:“事成之后,你真的给我两千块?”
在王书瑶看来,现在有人肯接手酒厂这个天坑,哪怕是在剥除债务的情况下,清河镇政府都没什么好拒绝的。
据说,现在清河镇政府每年都会贴好几万到酒厂,去给工人们发工资,这对清河镇政府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现在有人肯接手,在剥除债务的情况下,还可以得到一笔不小的现金,简直没有更好的好事儿了。
毕竟,那些债务都是欠银行的,镇政府完全可以将其先拖着,得到的这笔现金,用于做点其他什么事情不好?
所以,这两千块算是曾炜白送给她的。
曾炜点头道:“当然,我是不可能开玩笑的。而且,不但是这两千块,如果你能把收购酒厂的钱降下来,我还可以从节省的部分中,拿出一部分作为给你的奖金。”
王书瑶顿时来了兴趣,问道:“怎么说?”
曾炜就说道:“据我估计,在剥除债务的情况下,清泉酒厂的价值在二十五万左右。可收购的话,自然不能按照这个价格来算,清河镇政府肯定要求有一定的溢价。”
王书瑶点点头,这是必然的,否则清河镇政府是不太可能同意剥除债务再出售酒厂的。
第0052章 雇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