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志愿者团队之后,更多大大小小的志愿者团队陆续抵达。
有的队伍静悄悄地抵达,有的队伍喊着口号抵达,有的队伍唱着歌抵达……唯一相同的,是一种坚定的力量。
当志愿者们看到滚滚沙尘威胁大中国的时候,当志愿者们看到国家发出全面治理阿拉鄯沙漠区号召的时候,或是为国争光,或是为民族拓展生存空间,每个人都已做好了贡献自己微薄能力的准备。
齐政依然会和每一位志愿者握手,并感谢他们的贡献。
尽管嘉谷尽最大努力提供后勤保障以及补贴,但和城市比起来,沙漠里的营地条件自然是艰苦的。
水源是有保障的,住所是有保障的,通信也是有保障的,但更多的条件,暂时是无法提供的。
但是,即使是如此艰苦的营地条件,一旦深入到沙漠深处,志愿者们也享受不上。
他们要在炎热的广阔沙漠中,用草方格和梭梭为浑黄的沙漠披上了绿色的袈裟,用坚持来扛住枯燥、单调、重复的工作。
这样的力量,是可怕的,也是蕴含着勃勃生机的。
起码,在前来考察嘉谷沙漠治理开发的沙特农业部代表萨尔曼眼中,这样的情景让人敬畏。
随着嘉谷对外交流的加深,越来越多的治沙专业人士来到阿拉鄯沙漠区,探寻这里的治沙密码。沙特的萨尔曼就是其中最热切的代表。
由于沙特人民总体收入颇高,人口大多集中于城市之中,愿意主动到沙漠中从事农业的人少之又少。尤其是在酷热的环境下,哪怕是沙特的工人,每周的正常工作时间肯定不超过30个小时。
哪怕是高薪,也找不到愿意前往沙漠深处开荒种地的本国人,更不要说像是中国这些,多是年轻人的志愿者们,仅仅是为了理想,就能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着这样的年轻人,何愁国家没有希望?
……
第555章 动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