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营的军卒来计算,那么一名参将可调配的人马,至少在三千人到四千人之间。
如果粮饷充足,五千人马也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永山卫大营作为大褚西北军事要地,驻军规格本来就高。
一般来讲,一个县城的常规驻军,基本上就是三、四营的人马,由一名校尉任主官。
但之前,永山县大营的驻军,超过八千,足足十六个营的正规军士。这还没算上辅兵和民夫营。
西北名将姚天啸,号称屠夫,有他坐镇的永山县,一度成为万安郡最为安稳之地。
不过,此时的姚天啸已经去往东南战场,凭借其残忍凶悍的作战风格,以及治下有方的领兵韬略。
等到东南边的战事结束,少不得要升一个都指挥使的职务。
回来,他姚天啸肯定是不会再回来了,再者,回来也没有他的位置。
所以姚都尉走后,永山卫大营都尉一职,一直空着。
不仅仅是职位空缺,兵员问题也非常棘手。毕竟姚天啸调防之时,带走了五千精锐,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想要补齐兵员,后勤就得跟得上。没粮没钱的,谁愿意去当兵啊?
大褚朝廷这些年,一直灾荒连连,国力受损。再加上,东南诸国联合侵犯,财政紧张那是必然的。
要不然,一郡驻军中像都尉这样重要的职位,怎会空缺两年之久。
这年头,无钱不聚兵。
哪个世家子弟愿意来当一个有名无实的空头都尉呢?
这也是为何顾春江,会被任命为万安郡都指挥使一职的重要原因。
他,就是来这里收拾烂摊子的。
老实说,要不是谷令君资历尚浅,按照威远伯的性格,怕是会直接给他一个都尉的职位。
职位好说,可是兵员和钱粮如何筹措呢?这才是最重要的。
“都尉一职,可以让宋江来担任。”
袁少平想到了那个毫无背景的护城校尉。
“是啊,怎么把他给忘了?”
顾春江一拍额头,心里豁然开朗。
宋江此人毫无背景根基,威远伯只要愿意放下身段抛出橄榄枝,宋江必定是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另外,烽燧堡盐坊这半年里,买卖做得可谓是风生水起。
宋江和李长乐,也是赚得盆满钵满。
想到此处,顾春江接着袁少平的话继续说道
“恐怕只是给宋江一个都尉还不够,今夜我就书信一封告知太守向大人,给那永山县的县令,讨要一个布政司的官职。”
“可行!”
袁少平自然没有意见。
如今大褚国力不济,财政紧张。想要从国库里面拿银子来扩充万安郡的军备力量,是不切实际的。
但是如果用两个不大不小的官职能够换来军备的扩充,于公,为国家财政减轻了负担;于私,他三爷党又多了两个死忠。
这样一本万利的买卖,袁少平何乐而不为呢?
要说宋江当这个都尉,自然是不够格的。此人已无年轻时那般骁勇善战,反而因为长年的拉关系走后门,变成了一条油滑的老泥鳅。
不过,宋江脾气秉性如何,无所谓。
恐怕就算是让他担任都尉一职,他自己也清楚,他不过是一个摆设罢了。
永山卫实际意义上的话事人,只可能是谷令君。
相比于宋江,李长乐若是升任布政司一职,却可称之为知人善任。
布政司,官居四品。是一郡之地掌管民政、田赋、通商、户籍的主官。
从当初开设盐坊之时就不难看出,李长乐在这方面非常有建树。否则,盐坊的生意也不会这般红火。
此外,军事上的强大,少不了财政上的支持。
谷令君与李长乐已经有了半年的合作基础,相信在之后共事的时候,也必定是非常和谐。
李府之中等待消息的宋江二人,若是知道自己即将升迁,恐怕做梦都会笑出声来。
袁少平和威远伯敢于如此任命官员
二十二章 三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