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收回眼光,见不远处便是一座拱桥,桥下灯火明亮,又是一处热闹灯市,有杂耍声、卖艺声、丝竹声传来,游人欢声笑语飘荡在夜风中,这样繁华的盛世太平的画卷下,有谁又能想到那陋巷黑暗中的贫民乞儿,苟延残喘,朝不保夕的日子呢?
拱桥边便是祠堂,武宁见四阿哥的马车已经等候在那里,想着这就要回府里去了,下一次出来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心里很是不甘,一步一回头地恋恋不舍地望着来时风景。
桥头避风墙下,设了个元宵摊子,摊主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大爷,正站在锅前搅拌着锅中元宵,见武宁回头,误以为是要想吃元宵,连忙招呼道:“两位公子,阿吃碗元宵啊?”,武宁听他说话是江南口音,顿时停住了脚。捉住四阿哥的手道:“爷,咱们吃碗元宵再回去吧!上元节不吃元宵,那叫过什么上元节?”,四阿哥将武宁的手包进自己掌心中,又望了一眼那元宵摊子,有些嫌弃地道:“这种街边摊……”。
武宁早料到四阿哥会嫌弃,立刻打断他,煞有其事地道:“爷,正所谓美食在民间嘛!府里的元宵是一种滋味,这里的元宵又是另一种滋味!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平常尝不到哦!爷,您真的不想尝尝吗?”。
她转了转眼珠,继续道:“爷喜欢书画,武宁就用书画来比喻吧:咱们府里的元宵呢,做得精心恭谨又拘束,好比这书画笔触中,满是匠气,舒展不开,这街头的元宵摊子呢,就好像……”。
未待她说完,四阿哥立刻抬手道:“得得得!倒引出你一篇长篇大论来!”,说着笑着大步走进摊子中,拣了张相对干净的桌子坐下,让身边侍卫也在另一张桌子上坐下了,武宁赶紧转头对着那老汉叫道:“老伯,烦劳给我们一人来一碗……你这元宵有什么馅的?”。
那老汉躬身笑道:“小少爷,只有两种,豆沙和芝麻。”,武宁转头问四阿哥道:“爷,你要什么?”,四阿哥微微一笑道:“随你罢,本是陪着你吃的。”。武宁听了,心里微微一动,对着四阿哥展颜一笑,随即转头对着老汉道:“这一桌要一碗豆沙,一碗芝麻,那一桌,你问那几位小哥吧!”,说着向那几个侍卫看了看,那几人连忙站起身,连称不敢,因着在外面,不敢泄露身份,只能躬身谢过又坐下。
卖元宵的老汉见一下子来了这许多生意,顿时高兴得眉心皱纹都舒展开了,在热气腾腾中弯腰去盛元宵,少顷先将武宁这一桌的元宵送上桌来,四阿哥低头见那青瓷碗中白胖胖的元宵上下浮动,香气果然是不同于府里,一时也有些动了胃口。武宁笑着拿了勺子,用开水烫了烫,又从怀中掏了条自己绣的手巾帕子仔细擦了擦,递给四阿哥道:“爷,小心烫。”,四阿哥接过勺子,武宁随手将帕子丢在一边长椅上,并未注意。
四阿哥低头咬了一口元宵,武宁笑吟吟地在边上托着下巴,问道:“怎么样?”,四阿哥见她满面欢喜,不忍拂逆,点点头,道:“确实别有一番风味。”,武宁笑着又将那芝麻馅的元宵往前推了推,道:“再尝尝这个!”,四阿哥摇了摇头,微笑着道:“你吃吧。”,武宁笑着道:“不跟你客气!”,说着赶紧送了一勺子进嘴。
四阿哥看着她吃元宵,静静道:“吃完了这碗元宵,咱们立刻要回府。”,武宁点点头,又从眼角看了一眼四阿哥,可怜兮兮地道:“那我可要慢慢、慢慢地吃,最好吃它个一生一世才好。”,四阿哥轻声哼了一声,玩笑道:“行啊,你若能吃一生一世,我便陪你一生一世。”。
武宁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见那老汉也笑呵呵地望着他们两,知道这老汉多半看出来自己是男扮女装,恐怕以为是哪家的小夫妻出来游玩,当下脸上微红,转过眼见那摊子墙壁上挂着一只荷花灯,小小巧巧,极是可爱,当下赞道:“老伯,你这花灯真是漂亮!在哪儿买的?”。
那老汉顺着她眼光向花灯望了望,随即一指前面热闹之处,笑道:“这位姑……公子没从那里过来吗?就是在那儿买的,到处都是!”,四阿哥见武宁喜欢,便开口道:“店家,卖给我们如何?”,那老汉转过身来,搓了搓手,正要开口,四阿哥已经示意侍卫们付了银钱。
那老汉见了银钱分量,眼前一亮,立刻擦净手,满面赔笑将那花灯从墙上取下,双手捧着放在桌面上。
第36章 又遇八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