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通鉴>都有他的记载.那么此人有何种事迹才能让史学家如此青睐,为他传名千古呢?
说来也是与魏征的因缘际会,与魏的名人效应不无关系,但并不是靠魏的光环上位的.当然,王方义也不是等闲之辈,此人文才好,饱览四书五经,人品也不错,还当上官,但官职一般.魏征并没有门户之见,他欣赏王的才华,也看中他的品行,决定见自已的妻侄女许配给他.按常理,王方义应是求之不得,因为朝中有人好做么,这是数千年来官场通行的,至今有效的潜规则,明摆着的范儿.但生性耿直的王方义就是不吃这一套,将魏大人的一片好心打了回票,魏的满腔热情被王的一盆冷水浇灭.世人大呼王方义此举让人看不懂.
事隔不久,魏征得病去世,他提亲不得要领的事想来也从此烟灭于尘土中.但此时王方义却杀一回马抢,主动旧事重提,向魏的妻侄女求婚.朝野闻知王方义出此怪招全是一头雾水,不知他闷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总有好事之徒愿顶着骂声想把事情搞搞清爽,于是有人问王方义,道:你如此翻手为云,复手为雾究竟想干吗?王方义道:我当初拒绝魏相提亲是不想给旁人以口实,说我王某是吃软饭的脚色,凭裙带关系,借魏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地位走升职捷径.老实说我王某人就是不吃这一套.身为仕生,忧国忧民是一已之职,当官是为国家出力,为人民担当.
历史上为命请民的官员和仕生要举名字可列出一大摞,远的有投江而死的屈原,后来者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得丹心照汗青”的闻天祥,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尽忠报国的岳飞,抵抗清兵血洗扬州的史可法,近代有虎门禁鸦片的林则徐等,他们都是国人心目中响当当的,大写的人,他们的英名传世,万世流芳,成为中华官文化中光辉的一页,这才是名符其实的正能量,像太阳一样,永远给人以光和热..
如果仕生灯下苦读几十年仅为当官,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看来也算不上是一笔划算卖买.现在有卖官的,认钱不认人,或者拼爹的,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当官只要找路子,何必辛辛苦苦读什么书呢?古时读书人讲报国.合则来,不合则去.如果当官仅为一已之私,那不成了走致富捷径的“梁上君子>
人各有志.萧剑秋接着道出为何在魏大人去世后重提这门亲事的真相.
道理很简单.我要报魏老的知遇之恩.人的一生有一知已足矣.魏大人不看门弟,不看出身,不看我是否有房,不看我是否有“文凭”(官居哪一级),只看重我的真才实学和人品,愿将妻侄女嫁于我,这是对我做人的最高褒奖,是对我的最大恩赐呀.人,要懂知恩图报,所以在他老人家走后我必须旧事重提,以实现老人的心愿.
萧剑秋想到此很快找到了答案,他恢复常态,真诚地对三小姐说:“承蒙小姐起重,问询名字,在下姓萧名剑秋,是矣.”
三小姐说,“萧先生帮我们找回了提包,我与姐姐理应到府上登门拜谢才是.请问萧先生府上在哪里?我们约个时间当面致谢如何?”
&必了吧”萧剑秋笑着说,“区区小事,举手之功,不必再劳二位小姐兴师动众.再说在下与小女也刚到此地,还没找到住处,联系有诸多不便.”萧剑秋据实道来,恕不高攀之意明显.
&么,你有个女儿?,”三小姐一听此话,心里感到沉甸甸的,莫非他已成家,否则哪来的女儿呀.一旁的二小姐听了倒觉得有些解闷,我吃不着,你也别想了,二小姐心里窃窃私语.
说时迟,那时快.说到曹操,曹操就到.此时从场外挤进一个女孩.原来白领闻讯义父救场成功已回到原地,急不可耐地拿起包袱和小皮箱来到闹哄哄的人圈,一点点地挤进去,终于看到义父与二个年青漂亮女人在做问答题.
白瓴情急之下一声“爸”脱口而出,将现场人的眼球“唰”地一下都吸引过去了.
半路杀出程咬金.眼前这个小女孩的出现使志在必得的三小姐心里五味杂陈,像打翻了各种调味品,什么滋味都有:真是世事难料,计划赶不上变化,人算不如天算等一连串反映在二小姐头脑里翻腾……一时间,她自已也乱了方寸,毕竟是情窦初开的少女,没有应付过情场折腾的经验,不知何以应对这“三国四方”会谈.
第 十 四 章 萍 水 相 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