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两人的观点相近之处要远远大于不同之处。
至少,赵俊臣并没有像是那些当世大儒一般,认为儒家的三纲五常应该置于朝廷的法令律文之前,仅看这一点,杨洵就可以把赵俊臣视为知己与同盟了!
然而,就像是赵俊臣在坚持己见一样,杨洵也同样不会被赵俊臣轻易说服——他认为自己的理论确实是需要进一步完善,但并不认为自己的理论错误。
于是,这两人随后就再次展开了激烈且又有序的辩论,但最终依然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等到这两人反应了过来,才发现天色已经晚了,终于是意犹未尽的结束了这场辩论。
别看这场争论极为激烈,但对于赵俊臣与杨洵而言,对方已是他们近年来所遇到的共同观念最多的人。
经过这场辩论之后,在不知不觉间,杨洵对待赵俊臣的态度,已经不再是以长辈与先驱自居,反而是把赵俊臣视为一位平辈知交。
赵俊臣的那些论点,或许只是歪理,但也让杨洵受益匪浅,更还让杨洵寻到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所以杨洵也就完全认可了赵俊臣的智慧与眼光。
对于杨洵这样的理想主义学者而言,一个人的身份与权势并不能让他高看一眼,唯有赵俊臣这样有能力与他讨论学术、帮助他完善理论的人,才会被真正的另眼相待。
从这方面而言,赵俊臣想要通过一场辩论来赢取杨洵好感的计划,已是彻底成功了。
*
却说,这场争论结束之后,赵俊臣就邀请杨洵留下来吃晚宴,杨洵也是欣然答应,完全不觉得自己的这般做法落在旁人眼中会产生何种后果。
在晚宴上,赵俊臣与杨洵二人不再是争论理念,只是谈一些朝野趣事,杨洵说了一些云贵当地的近况,赵俊臣则是讲了一些朝廷中枢的事情,也算是相处愉快、相谈甚欢。
当晚宴即将结束之后,赵俊臣终于是开口试探杨洵的拜访之意,而杨洵却是避而不答,只是表示他与赵俊臣的这次相见,只是游历途中对赵俊臣感到好奇而已。
到了最后,赵俊臣又邀请杨洵多留在京城之中一些日子,甚至还建议杨洵再次返回庙堂担任官职,理由是杨洵的理论终究是需要利用实践来进一步完善。
对于赵俊臣的建议,杨洵似乎是有些心动,但也有些犹豫,只是表示自己需要认真考虑一下。
最终,当杨洵告辞离开之际,赵俊臣也亲自起身把他送到府外。
目送着杨洵的马车渐渐离去,赵俊臣终于是收敛了自己此前所刻意展现的学者风范,恢复了一贯以来的冷静与城府,暗暗想道:“说起来,太子朱和堉应该就快要返回京城了……希望杨洵能够听从我的建议、重返庙堂为官,再不济也要多留在京城之中一段时间,让朱和堉有机会与他接触一番……”
在赵俊臣看来,杨洵的理念虽然不符合这个时代,但对于自己还是有作用的。
譬如说……可以让杨洵的观念去影响太子朱和堉。
太子朱和堉对于杨洵这种白璧无瑕的高人,一向是缺乏抵抗力。
目前的朱和堉,应该正处于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的迷茫期……这般情况下,杨洵的理念或许就会成为太子朱和堉的未来指路明灯!
这个世界上,无论古今中外,所谓“历史”其实就是现实主义者对理想主义者的胜利史,理想主义者若是想要抗衡现实主义者,唯一的办法就是抱团取暖、团结一致。
杨洵显然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太子朱和堉这个时候也应该还残留着一些理想主义者的特性,所以赵俊臣也很乐意见到这两人相互接触。
或许,会发生很有趣的化学反应。
*
而就在赵俊臣暗暗构思着杨洵的未来用处之际,杨洵坐在马车之中,也正在与两位弟子谈论赵俊臣。
他首先是观察了两位弟子一眼,只见到江淳、江正二人如今皆还是满脸沉思,显然还在回味杨洵与赵俊臣的此前辩论。
然后,杨洵敏锐察觉到,这两位弟子的态度皆是有些动摇,因为他们不得不承认赵俊臣的理论虽然与杨洵有些不同,但也确实是有些道理。
见到这般情况,杨
第1145章.逼迫(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