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一年岁入除去各地的实物租税,收入太仓的钱不过200多万两,而去年国家支出就达到了500余万两。
去岁用于辽东的开支总计680万两,用于西南奢安之乱的军费支出达到了500万两。光是这两项军费就超过1380万两。辽饷去岁已经征发到了771万两白银,但是国库尚还亏空164万余两。
我大明一年全部税收本色、折色加起来不过2700万两,但是军费开支已经超过了一半,再去除官员的俸禄、宗室的开支、还有皇室的开支,已经是十去其九。而黄河、淮河、大运河、长江的水道稍稍修补,国家财政已经入不敷出。
这还是年成好的时候,大家还能闭着眼睛混下去。一旦遇到天灾,偌大的大明居然连赈灾的钱都挪不出来,受灾的灾民活不下去了,自然是要揭竿而起,此时天灾就变成了。
地方受灾成兵祸,而朝廷既不能赈济灾民,又不能平息民变,只能束手无策,这岂非就是大明之危局。改革即变法、革新也,除旧布新,为大明百姓找一条活路。”
朱由检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徐光启的心却纠成了一团。他吞咽了一口口水,才强自镇定的说道:“陛下赤子之心,老臣自然是赞同的。然则陛下之改革,究竟应该如何去改?是否如张江陵之旧例?”
虽然徐光启是这时代最为出色的科学家,也是最能接受新事物的士大夫,但是他依然还是一位士大夫。朱由检看着徐光启有些僵硬的脸色,心里也在盘算着,“他究竟要不要对徐光启全盘托出自己的想法,他想要变革的是大明已经腐朽不堪的封建体制,这种变革必然是会受到守旧势力最猛烈的抗拒和还击。
作为旧制度中既得利益者的一员,徐光启到底会不会跟着他坚定的走下去,成为一个背叛了士大夫阶层的掘墓人。然而想要完成他心目中的变革,就必然要寻找自己的同伴,而要寻找同伴就必须要明确自己的变革主张。
任何对旧制度的改革,都不会是彬彬有礼的请客吃饭,而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在这场对旧制度的战斗中,需要无数的理想主义者,团结在同一种理想、信仰或是理念之下,前赴后继的加入战斗,才能改变束缚住人民的旧思想、旧规则或是旧秩序。在英国,他们叫新贵族,在法国他们叫雅各宾派,在美洲他们叫清教徒。”
正文 第一卷 惨淡经营_第65章 想要变革的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