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热。
他不给苏浩说戏,有俩原因。
一是他几乎没有调|教演员的经验,自己也不知道怎么让演员有更好的发挥。
二是他找非职业演员的目的,就是为了拍出那种极度迫近真实世界的影像,最好不要带有一点表演的痕迹。
当然,这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无论演员还是非演员,只要暴露在镜头之下,一定就会有表演的痕迹,就算是最近乎真实的纪录片,也是如此,除非是偷拍。
刚才苏浩那番表演给他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似乎给镜头里注入了一股生气,尤其是跟背景这座麻木的小县城相映衬,更是产生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
于是他便感觉苏浩演的不错,他身上有一种特别气质,仿佛在镜头前他就是小武,这样演下去不错。
苏浩刚才的表演给贾璋柯的印象,贾璋柯感觉最深的就是熟悉。县城的街道、房屋、小贩、人群以及四周的空气都是那么的熟悉。这种熟悉,和他生涩的表演,居然能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很自然的状态。
熟悉和生涩的结合,有些小得瑟,总体又是麻木无聊的,似乎小武,就该是这个样子。
这无疑给了贾璋柯一份惊喜,原生态的电影固然真实,但有了这种自然表演的支撑,无疑会让画面更加饱满和立体。
“苏浩演的不错!”贾璋柯称赞了一句。
他就是个新手,根本用不惯监视器这东西,走到余力威旁,俩人头碰头瞅着摄影机的取景器看回放。
余力威也对刚才的镜头很满意,道:“苏浩演的不错,画面很棒又有质感,真的不错!”贾璋柯可以说给了他极大的拍摄自主性,而他掌控的镜头也很有特点,朴实平静,不张扬,能捕捉事物最原始的状态。
这部电影,贾章柯给予了思想,余力威填充了内容。
贾璋柯这片子就跟纪录片似的,不讲究什么分镜头之类的,《小武》的镜头不多,充满了大段大段的空镜和长镜。贾璋柯把镜头一共分了十二组,就按照剧本上写的故事发展顺序拍摄。
接下来一组镜头是:小武在县城中闲逛着,路过在公交车站冷漠等车的人们,街边的台球案子,耳边响起的是电视、舞厅、录像厅泛滥成灾的流行歌《心雨》……
大段的长镜、中镜、远镜和街头群像,在余力威的掌控下都呈现出一种黄绿黄绿的色彩。熙攘的群众演员自行其是,仿佛根本不知道摄影机的存在。
这种最真实的场景不是因为调度安排,而是就从属于这座县城本身。贾璋柯盯着取景器里的画面,全身都在颤抖。对一个导演来说,这是最难得的幸运!
结束一天的拍摄,晚上苏浩躺在床上,回想着白天的自己的表演,回想着小武的故事,感受着小武的小偷的喜怒哀乐。
在汾|阳的小县城里,小武在闲逛路过公交车站冷漠等车的人们,小武遵守当年的承诺要在朋友的婚礼上送六斤钱过去,为了女友他躲在澡堂里练习《心雨》,买了一部自己似乎用不上bp机,街边固定电线杆的钢索上面拷着蹲在地上小武,喧闹的大音响放着流行歌,四周围满了看热闹的人,他们冷漠的看着小武,小武冷漠的看着他们。
这一切都像自己经历过的,苏浩心里说不出的难受。他忽然很想哭,为了这个自己演的小武。
。。。。。。
苏浩在课余时间,去表导楼听课,在图书馆看表演书籍自学,此前也就在表演课上和校门口表演过两次,这是他首次触电。
说实在的,苏浩今天的表演有些生涩,虽然他按自己理解的小武在表演,但他绝大多数都是在模仿小偷的行为,只是举手投足间不自觉的流露出的熟悉感算优点。
那些站在公路边等车的人们,脸上浮现出漠然的表情;那个穿着旧西装,把衣袖挽起来的男人;闹哄哄的街道和不断宣传政策的广播;街边的台球桌和传来的枪战片声音;土洋结合的电视台和给亲友的点歌。
这些事物贯穿于苏浩前世的时光,他们是如此的真实,真实得让他觉得自己重新回到了前世,他前世在汾|阳式的小县城生活了三十多年,他已经h县城融在了一起。
苏浩今天白天与其说是在扮演小武,倒不如说是演的是苏浩前世的自
5 首次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