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了,自然不想看到燕国被草原蛮夷侵略。
“此事先暂时不可声张,驿馆那边,还有渡口那边暂时进行戒严。”苏辰偏回头看向此间同样望来的众将。
“我们整顿兵马,之前赵传廷那支骑兵的战马还剩不少,我意扩充温侯的狼骑,和赵将军的白马义从,另外,再组建一支马步三千人,交由秦琼、张玉,一起北上!”
众将沉默的拱起手。
收到北方消息的第二天下午,数十名携带命令的令骑飞奔出皇城,令得鹿阳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
九月初九,一批儒生被证实收了旁人好处,蓄意煽动、破坏国策,他们被押在鹿阳菜市口,监斩的官员宣读了罪状。
侩子手上前,手起刀落,跪伏一排的儒生顿时人头落地。周舫儒在第二排,睁大眼睛看着被一具具尸体人头落地,向前扑倒,他吓得面无人色,嘴唇都在微微抖动。
很快,他被拉上前排,眼泪一滴滴往下落。
临行前,周舫儒朝刑台下方大喊:“悔不当初——”
刀锋落下,人头咚的一声掉在地上。
集市口的百姓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一幕,对于那书生临死喊的那句,事实上并不关心,甚至还有人朝上面丢石头。
好不容易捱过了兵荒马乱,日子才渐渐好起来,这些儒生成天没事,抨击朝政,宣扬贱民之说,不想让他们的孩子上学堂读书认字。
眼下被杀了,没大喊“杀得好”已经是念在同是中原魏人的份上。
与此同时,城中行刑时,城外的军营,已经在暗中调动,做着苦力,帮忙修路架桥的魏兵俘虏,开始被抽调兵卒。
连横十里的大营之中,数千匹战马从城南郊外的马场被赶到了这里。
中原鹿阳紧张而有序的忙碌起来。
北方,延塘关。
‘燕’‘夏’的大旗在关隘上飘荡,成群的马队正在关外奔行,雷铜穿着两档铁甲,披着黑披风,望着正打探关隘情况的西戎人骑兵。
从斥候传来的情报,对方大抵有八个部落,其中有三个乃万人部落,两个中型部落约莫六七人,剩下的三个小部落与前面相比,可以忽略不计,但合起来也有两三千人。
八个部落,计骑兵一万五千多名,步卒七千多名。
这只是暴露在斥候面前的,后面还有没有,雷铜也不知晓,眼下他只能不断征调青壮加固城墙,准备守城器械。
距离这边最近的云瑱郡,此时也开始朝这边运粮,输送士兵,房家在这里占了一部分,房文烨膝下的大房、二房都派出了不少人帮忙运粮,其中当年的齐家许多也在当中。
这是房文烨特地向太守汤怀元请奏,抵御西戎人,让他们出力也算是将当年齐保国所做的事,将功补过。
老人坐在书房,不断书写信函,发到容州各县,乃至朝堂那边,请求发兵。
当年西戎人入关南下的惨剧,他历历在目,不愿再见惨剧发生,这次西戎人忽然攻打延塘关便撤走,稍正常一点的人都知道,这是试探延塘关的防御。
接下来,那就是真的攻城了。
“曾祖父,你在做什么?”一个扎着两条小辫子的孩童扶着门框,一只小脚踩在门槛,好奇的看着房文烨伏案书写。
“曾祖父这是在写信给好友,让他们送些人和粮食过来,帮帮忙。”
小人儿歪了歪头:“是有坏人吗?我娘说来了坏人,大家都在忙。”
“有坏人,很多坏人!”
老人抬起脸,朝门口的小人儿笑起来,“你阿爷也去帮忙打坏人了,你可要在家好好听话,不要乱跑,让大人担心,听到了吗?”
“嗯,会的!”
孩童笑眯眯的点点头。
看着小人儿离开,老人叹了一口气,拨了一下灯芯,继续伏案书写。
夜色深邃,往西越过幽燕山、延塘关,浩瀚的草原,草毯荡起涟漪,在夜风里扩散开来。
斑斑点点篝火的巨大营地之中,有着毛毡拼接的大帐,里面篝火通明,带起一股暖意。
一个中年儒生坐在火堆旁,摇曳的光芒照在脸
第两百四十三章 英雄岂能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