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和扩大。
即便是最偏向日本的观点,也认为,直到汪精卫於1940年 3月30日在南京正式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帮助日本大幅巩固了占领区,使占领区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得以逐渐恢复,日本在华的收益才逐渐转向收支平衡。在次之前,日本从1937年开始侵华战争,持续交战之下确实是入不敷出,大量消耗兵力后完全陷入了泥潭。
汪伪政权的建立,让日本开始收获侵华战争的红利,但蛋糕只有那么大,日本打烂了盘子后,还想吃独食,自然刺痛了别人的利益。而且日本还在此时,趁机控制法国维希政权下的越南,更是深深挑起了英美等过亚太殖民的利益。此时同样是美国,不能坐视中国和越南利益完全落入日本手中,以手中的资源作为危险,要求日本从中国撤军。
直到这个时候,占据了中国半壁江山的日本,从中国获取的资源还是不能够满足他们的国力所需,仍旧需要从英美等国殖民地大量进攻各种原材料。
而对于当时美国的压力,有部分军官考虑收益后赞同从中国撤军,但日本陆军认为“这关系重大,假如屈服于美国的主张,支那事变的成果将毁于一旦,满洲国将险象环生,进而对朝鲜的统治也将岌岌可危。帝国鉴于圣战目的,不合并,不赔偿。支那事变造成数10万的战死者,以及数倍于此的遗族、数10万伤兵、数百万军队和1亿国民在战场及内地历尽艰辛,耗费了数百亿的国家经费,如果是一般的国家自然提出割让领土的要求,然而,帝国以宽容态度处之。只有驻军才能使事变的成果得到巩固,这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无需考虑对全世界的影响。”
持最强硬的开战论的陆军,主张开战的最后的也是唯一的理由是从中国撤军问题。也就是说,绝对不从中国撤军,认为撤军等于承认日本在日中战争中战败,无言面对“英灵”与国民。日本不能在日中战争中取胜,就必然要发动太平洋战争。
在同中国的战争中,日本已经走进了死胡同,进而又同世界上第一大国美国宣战,这纯属一场“无谋的战争”。之所以如此鲁莽,是因为在日美谈判中,日本始终没有对美国的从中国撤军要求让步。
历史上的1941年11月,日本面临要么从中国撤军,要么对美开战的二者必居其一的选择,最后日本决心对美开战。
现在历史提前重演,美国拉拢了英国和法国,一起向日本施加压力,要求它和中国停战撤军,但情况,和三年后,却是完全不同。
此时的日本,从开战至今,还为收获任何战争红利,大量的兵力财力付出,打下来的大多是一些破碎的城市,即便有大量矿产资源点,但也基本提前被中国人损坏,基本无法马上进行产出。
日本人付出了太多,却没有任何收获,它们在收到三国的外交干涉时,第一反应就是想拒绝,无奈三国联合在一起,实力太过雄厚,日本也不得不只能暂时忍耐。
同时大本营马上下令中国派遣军各部,执行“战局不扩大”方针,短时间内,不再在中国发动大规模的攻势。
日本之所以采取“战局不扩大”的战略方针,是因为无法预测需要多大的兵力才能继续向中国的腹地进攻,而且进攻到哪里才能让中国屈服还是个未知数。苏嘉陷落,日军攻入南京城的时候后,迁都重庆的国民政府仍然坚持抗战,此时南京保卫战中国方面获得胜利,任何人都可以预料,他们的抗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了。
而日军占领区汇总,那些地方傀儡政权的建立,也几乎没有动摇中国的抗战体制。虽然日本陆军向中国战场投入了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兵力,但却未能找到武力解决战争的良策。这种情况即使通占领了中国那么大几片土地,也没有任何变化。
日本的战争指导者十分重视解决日中战争,但又未能找到适当的军事手段,而且维持已经占领的地盘已属不易,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后到1938年5月底的真实情况。因此,“战局不扩大”便成为日本当前的基本方针。
至于巩固现有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之前,虽然也早早研究中国的专家们被提上了日程,但是毕竟才刚刚开始行动,成果根本不可能在短短几个月内出现,所以日本人仍旧需要大量时间来观察效果。
日本对英法美等国外交干涉施行
第二百四十七节 回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