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广告1关于中国技工的问题,杨东升听过很多说法。美国小说网 https://m.gogogous.com/
别的都不说了,就说其中最奇葩的一个,这是前世杨东升从一个技工学校的老师那听到的。
记得当时那位老师是这样说的,“中国的技工水平低,主要是因为不信教,没有信仰,所以道德低下,工作不负责,进而导致产品质量低下。”
后来杨东升了解到,在技术工人圈里,持有这种观点的老师,貌似还不在少数。
杨东升建议他们都去印度看看,那是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国家。
说实话,杨东升不知道中国技工问题该怎么解决,但是也知道德国的技工培训体系世界闻名。
虽然东、西德分裂了几十年,但是德国技工培训体系是二战前就确定的。
1876年,德国颁布的《工业法典》中,就对职业教育作出了明确的规定,1938年德国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实行义务职业教育……东、西两德的技工培训体系其实大差不差。
“舒尔茨先生,你的那位朋友会说汉语吗?”杨东升问。
这一点是必须的,总不能给每个老师配一个翻译,这个年头翻译可是高级人才,而且德语属于小语种,哪找那么多德语翻译去?
“他不会!”奥拉夫·舒尔茨摇了摇头,“但是我妹夫会!他跟我一样参加过中国工厂援建,他先认识了我,才认识了我妹妹!”
第二天,杨东升就见到了奥拉夫·舒尔茨的妹夫。
这老头也过的不如意,一大早就赶去郊外买便宜菜,杨东升等了一个多小时才见到他。
奥拉夫·舒尔茨的妹夫就是那所倒闭的技工学校的校长,因为常去那所技工学校,奥拉夫·舒尔茨才跟那个正在当清洁工的老师成了朋友。
虽然已经多年不说汉语,但是奥拉夫·舒尔茨的妹夫还没有把这门语言完全忘记,聊了没多大会,老头就习惯了,他的汉语说的比他大舅哥还好,去教书完全不是问题。
杨东升说明了来意,奥拉夫·舒尔茨的妹夫却对去中国有些抵触。
他年龄大了,儿子、女儿、孙子、外孙都在德国,不想再跑去地球另一端的中国,不过他倒是能给杨东升介绍几个会说汉语的其他老师。
这些人不但有技工学校的老师,还有大学教授。
1970年,西德各州一致决定所有大学免收学费,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东德大学更是免费,两德统一后,大学也是继续免费。
德国大学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州政府财政。
统一后,东德各州一下子陷入了困境,虽然各大学还不至于倒闭,但是大学经费被一减再减,教师收入大幅下降不说,项目也被取消,甚至有不少老师被辞退。
刚统一的时候,还有老师听了西方的宣传,跑去西德,跑去美国。
但是西德、美国不缺老师,而且由于历史的关系,那里的人非常敌视他们,除了极少数大牛,这些跑出去的教师大部分都混的不如意。
别说技术学校的老师去当清洁工,堂堂大学教授当了清洁工、服务员的都不在少数。
也许是在外面实在混不下去了,最近一段时间,又有不少人返回了东德,这些人如果知道自己能继续执教,肯定有人愿意去中国。
不仅是东德,还有东欧其他几个国家,甚至连鼎鼎大名的莫斯科大学,现在也是人才大量流失。
这些国家的的遭遇,比东德人还惨。
德国是西方国家的重要成员,统一后东德就算过的再差,好歹还有联邦政府兜底,东欧其他国家可没有这待遇。
听到这里,杨东升不由想起前世在网上看到的一个笑话。
在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两名教授为了一道数学题争得面红耳赤,两人都坚持自己的解题思路才是最好的,争了半天也没争出结果。
这时站在旁边等着打扫卫生的清洁工终于看不过去了,走上前——刷刷刷几声之后,黑板上出现了一个明显优于两位教授的解题思路。
两位教授看过之后大感佩服,但是又觉得奇怪,
第366章 东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