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的商人们来说,他们也更喜欢这样的质押手法。
押票不过是张纸,但也能换钱。因为押票的背后,是赎回抵当物的权力。是信用的一部分。片纸亦可为钱。
魏泰舔了舔嘴唇,只觉得喉咙发干,“朝廷如今财用匮乏,如果韩冈当真能以片纸为钱,可就在朝廷中站稳脚跟了。”
“站稳脚跟?”曾布一声冷笑,“东府之中,可就只剩一个空缺了。”
魏泰终于怔住了。
韩冈的目的……竟然是宰相?
……………………
凡民之情,见利则移之。这是司马光的话。小人喻以利,更是圣人之教。
求利则必以信义。失信去义,虽得利一时,却不能长久。要跟小民说话,当然只能以利为主,不能空谈大义。所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就是这个道理。
让百姓得利,朝廷的信义也就树立起来了。
虽然不是韩冈文章中的原话,但章惇读过来,其中内容大体如此。
韩冈的文章像是在尊崇孟轲,但内里却总有一股子怪味。
明面上这是韩冈向皇后,向群臣,向三军万姓立下的军令状,只要他回京,因朝廷加铸大钱而动荡不已的物价,将会很快恢复平静。由此一来,跻身东府也是顺理成章。
东府中的空缺,只剩一个宰相了。曾布、张璪都还不够资格再上一层楼!
只是章惇觉得,韩冈并不会去奢想宰相之位,他只是故意让人这么去想罢了。
章惇很了解韩冈,既然公诸于众,那么背后肯定还有别的用意,不可能那么简单让人看破。
至少有一个破绽,两家报社可不是韩家开的,自己能提前拿到他的文章,其余宰辅不可能拿不到,只要阻止刊载,那些谋算全都要作废。
这篇文章,韩冈当真指望过能登上报纸吗?章惇可不觉得。
不知道平章府那边会不会派人去封掉报社,或是逼报社撤下含韩冈的文章。不过就算王安石不做,两府之中,总有人会去做的。
不管怎么说,加铸的决议是东府之中所有人都赞同过的,出了问题每一名宰辅都要承担起责任。等到明天报刊发行,政事堂可就要沦为笑柄了。无能二字,没人愿意落到自己的头上的。只要及时更正,对百官、三军、万民可都是一桩好事。
或许要等到韩冈进京之后,才能知道他的真正用心了。
章惇叹了一声,犹豫着,要不要先抓住他问一问。
……………………
情况看来又要发生变化了。
在韩冈名为奏禀,实同檄文的奏章抵达京城后,蔡确就觉得,他是要拼个鱼死网破了。
但以韩冈的行事为人,肯定还有后手。至少在他启程南下前,应该能预料得到,韩冈历年来任用和提拔的官员,也必然都会受到池鱼之殃,绝不可能再置身于外。
韩冈所提拔的官员,现如今还远远不能为他提供帮助。其中几乎都找不到一个有进士资格的成员。大部分还沉沦下僚,不知何时才能得到晋升的资格。论起做事的能力,他们都很出色,可缺乏出身是他们的致命伤。可是韩冈既然已经举荐了他们,就必然要受到他们的牵累,一旦被定罪,韩冈也难以自安。
而且韩冈的表兄李信也受到了波及。在战争结束后,便因那场惨败被夺职后召入京城,甚至连差遣都没给,直接在京城做起了冷板凳。现在更是受到了弹劾,要追究他战败之罪。
一直以来,韩冈与王安石虽有学派之争,但在朝堂上,却还是靠得很紧。王安石两次回朝,韩冈在其中出力甚多。蔡确多年在朝,未曾离京半步,凡事历历在目。
如今翁婿俩竟然到了公然决裂的地步,始料未及之余,倒是让人松了一口气。
只是蔡确没料到韩冈会从铸钱着手,而且着手的角度同样是出人意料。
朝廷通过加大货币发行的力度,将亏空转嫁给百姓,致使民怨。韩冈一篇文章浅显易懂,就算仅仅是粗通文墨,也能看得出来他的用心是要朝廷保证币值的稳定,以此来维系朝廷的信用。这是在彰显他的谋国之材。由此来反衬东府的无能颟顸。
要不要派人去报社,蔡确有些犹豫。同意加铸大钱和铁钱也
第37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