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出去,是以说天下人都知道也并不为过。
若陈元泰甫一坐上江山就背弃前盟,千秋之后的名声还要不要?大燕朝的国史又该怎么写呢?
“启禀皇上,安国公和世子正在殿外候着。”一个小太监进来回禀道。
“怎的这样快?”陈元泰蹙眉道。
“回皇上的话,安国公说并未见到乾清宫派去的宫使,是他与世子有事向皇上禀报,所以就过来了。”
陈元泰看向沈遥,问道:“他家最近有什么事吗?”
沈遥想了想,说道:“想必就是来说这桩事的。”
“哼,”陈元泰冷笑道,“恶人先告状么?”
“皇上不如装作不知,先听听安国公如何说。”沈遥恭敬地说道,“但在他们开口之前,皇上还是先把充补国库的事情提一提吧。”
否则岂不是先扇人耳光,再求人办事?
“宣他们进来。”陈元泰冷冷地说道。
安国公今年有六十来岁了,早些年因为和陈元泰上了同一条船,经常担惊受怕,头发胡须都熬白了。然而现在他却是精神矍铄,志得意满,数着日子盼太子长大。
安国公世子大约四十岁的年纪,面向看着沉稳,双眼却透着精光。他此刻的表情有些凝重,大约是在担心邓文娇这个不省事的女儿。
陈元泰让人给他们赐了座,然后笑道:“方才叫人去请你们,不曾想咱们倒想到一处去了。”
安国公笑道:“不敢,不知皇上召臣前来是要商议何事?”
“南边的战事想必你们也听说了,”陈元泰不疾不徐地说道,“虽然有些丢脸,但咱们是自家人,也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仗打到这个地步,我可是有些囊中羞涩了……”
说完,他端起茶盅,不动声色地打量着邓家父子的表情。
那父子二人竟似没反应一般,稳稳地坐着,也没有互相对视。
陈元泰在心中冷笑,果然是早就在家中讨论过了。国家有难,邓家不思积极效忠,反倒等着皇帝来开口,不错,相当不错!
114 各怀鬼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