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毫无疑问的是,马里奥-特斯蒂诺必须对服装和模特有敏锐的捕捉能力,拍摄不同品牌的时尚大片要有不同的亮点,而且对于拍摄当天的衣服也要有足够的眼光才行。时尚界都说马里奥-特斯蒂诺就是杂志和衣服销售量的保证,就是因为马里奥-特斯蒂诺的敏锐触感。
对于这样级别的马里奥-特斯蒂诺来说,“十一”第三季依旧有着无穷的吸引力,“这一季叫什么名字?”
“犯罪受害人(vitim.of.the.crime)。”埃文-贝尔站在衣架前面,伊登-哈德逊和简-查斯特也都站在衣架旁边。伊登-哈德逊却是没有多待,确认衣服都到位之后,他就往摄影棚里面走去,他必须确认更衣室、化妆师等各个方面是否到位,现在的伊登-哈德逊偶尔客串一下助理,也是做得有模有样了。
简-查斯特就站在旁边吞口水,她在“时尚”也实习好几个月了,跟在安娜-温图尔身边,眼界自然是开阔了不少。但是眼前的衣服着实超乎了她的想象:这不就是一堆破烂嘛?看着衣架上的衣服,稀稀拉拉地垂下各式各样的布条,乱七八糟的剪裁和缝制,就算是最正常的几件衣服也看起来没有任何特别,不就是黑西装,哪有什么所谓的设计可言。可是,看着马里奥-特斯蒂诺的表情,却好像看到宝物一般,这让简-查斯特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马里奥-特斯蒂诺知道简-查斯特的想法,肯定会微笑地建议“你还是换一个行业吧”。“十一”品牌的衣服其实挂在衣架上,是看不出任何效果的,就算拿下来在身上比划两下,也没有什么感觉。凯瑟琳-贝尔设计的衣服就必须穿在身上,无论是本人穿着的感觉,还是旁人打量整体造型的感觉,都顿时会恍然一新。这种多一分多余,少一分不够的效果,又岂是单纯依靠看两眼就能够说明白的。
凯瑟琳-贝尔为什么仅仅设计了两季的衣服就能够受到如此追捧,就是因为她对衣服剪裁的敏感,让无数著名的设计师都难以企及。马里奥-特斯蒂诺在时尚界前后打滚了近三十年,他很清楚,时尚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版型,是面料,更是创意,当然,创意绝对是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如果单纯论版型、论面料,男士西装绝对不会比萨维尔街的高级手工定制更好的了,但是萨维尔街的西装却和时尚界有着很大的区别。
凯瑟琳-贝尔出身萨维尔街,“十一”品牌也是做手工定制西装起家的,所以凯瑟琳-贝尔在设计品牌时,用料的讲究、版型的精致就一直为人所称道。当初第一季少年系列出现的时候,单单一个版型就让无数人惊呼了。但是凯瑟琳-贝尔很快就意识到,在品牌行业里,仅仅依靠版型和面料,是不可能闯出一片天的,所以,在第二季少年光泽系列中,凯瑟琳-贝尔又对设计做了调整,再搭配布料和剪裁方面的配合,整个设计理念顿时清晰起来,这才使得“十一”品牌瞬间爆红。
现在,马里奥-特斯蒂诺看着“十一”设计的第三季服装,不得不感叹凯瑟琳-贝尔的进步之快,她已经准确地抓住了品牌的核心,将自己的特点完全发扬了出来。
其实,一套衣服要做瘦做窄并不难,但很多设计师就是瞻前顾后。高呼“我要褶皱的”山本宽斋,却因为戏剧性过强,始终无法挤进销量前列。跻身一线的日本设计师川久保玲和著名的英国时装设计师薇薇安-韦斯特伍德也是一直极力将衣服设计得宽松、破烂,但她们始终就差那么一厘米。在时尚界,一厘米就决定了顶级和一线的差别,而也正是这一厘米,让川久保玲和薇薇安-韦斯特伍德都成不了凯瑟琳-贝尔。
“成不了凯瑟琳-贝尔”,这句话的用词很重,因为这就标志着才刚刚出道一年的凯瑟琳-贝尔成为了最顶级的设计师,成为了其他设计师的标杆,包括成名已久的川久保玲、薇薇安-韦斯特伍德等人都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之前马里奥-特斯蒂诺是听到卡尔-拉格菲尔德如此说的。
当时卡尔-拉格菲尔德这样说的时候,马里奥-特斯蒂诺还嗤之以鼻,和老佛爷很是激烈地争论过一番。不过当时距离巴黎时装周也还有一段时间,卡尔-拉格菲尔德也举不出更加出色的例子,毕竟“十一”第二季少年光泽系列称得上杰出,但距离经典还是有一线之隔的。这一线之隔,可不是每一个设计师都能够跨越的。
913毫厘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