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又让历史的蝴蝶发生改变。
……
石家庄,曹文诏,孙承宗,卢象升三军会齐攻皇太极,打的最猛的却不是他们三人,而是急于戴罪立功的孙传庭。
孙传庭直接带着孙承宗组建的河北军主力和少部分秦军精锐和悍勇的清兵斯杀,居然在清兵那边闯下了不弱的名头。
对战东北白山黑水的女真铁骑,双方甲骑已经不知道是多少次的碰撞,毫不留的互相砍杀。
双方都是疲惫异常,双方都是拼出了最后的血勇。
明军的骑兵虽然远远少于皇太极,可是帐下的步兵却大部分人马都是军队。
冲而不散,乱而复聚。
不知道有多少骑士对战之际,互相将长矛捅进了对方的膛,然后一起栽落马下。
落马甲骑,但有一口气在,也仍在纠缠扭打,直到被乱马践踏而过。…
皇太极南下之后,烧杀劫掠实在太多了,每个人马上怀里都揣着沉重的财货,相当于是在负重作战。饶是如此,也不减此战的血腥和激烈。
血色笼罩着整个石家庄,打的是昏天暗地,血流成河,血流漂橹,清兵扛不住了,丢下了几个牛录负责后送死之后。
曹文诏,孙传庭,孙承宗,卢象升这几位大明的猛人也是竭尽全力的想要阻挡,可是依旧挡不住一心想要逃窜的皇太极,最后看着人家远去的影,只好把目光对准了剩下的残兵。
皇太极仓皇的带着大军逃窜了,皇太极此次入关之旅也算是宣告终结,虽然谈不上大胜却也小赚。
毕竟他们和明军主力决战之前没有多少损失,打下了整整五十二座州府。
基本上称得上是小赚,因为之前劫掠了不少物资,从大明抢到了不少人口和大量的金银细软,要不是这几场大战打下来损失有点惨重,他们基本上称得上是大胜了。
明军几大名臣名将最后只好不甘心的收兵了,这一战没有尽全功,让他们不上不下很难受,虽从皇太极上咬下来了一块,可对大局却没有什么影响。
实在是让人遗憾。
南京。
纵观崇祯皇帝的一生,实在是可悲可叹。
如果用倒霉无法形容崇祯皇帝的话,那只能倒霉到家了来形容他了。
上台以前,憋足了劲要干掉那个死人妖,死人妖干掉了,又出来党争。
后金入侵,看准了袁崇焕,要他出来上岗,一顿折腾,后金没能折腾回去,袁督师倒给折腾没了。
本想着卧薪尝胆,忍几年,搞好国内经济建设,再去收复大好河山,结果出了天灾,又出来若干人等造反。
老朱同志不信邪,与天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丢光了辽东,丢光了精锐部队,税在文官的怂恿下越收越多,可是战场上却不见成效。
崇祯十四年之前,全部都是反贼看见了官兵就跑,崇祯十四年之后,全都是官兵看到了叛军就跑。
河南在崇祯十四年的那一场大旱,终于让大明年轻的皇帝开始怀疑自己的天命,他开始相信大明气数已尽了。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崇祯皇帝以为面对无数的打压,感受无数的痛苦,终究会有一天会看到开花结果。
哪怕是按照小说的路,他也应该翻一次吧,可现实却是无数次的打脸,一次又一次的被打脸。
可能老天爷都觉得看不过去了吧,曹鼎蛟这货才被扯进了这乱世之中,拯救大兵崇祯的光荣任务落在了他的上。
奉天,崇祯皇帝再次脱下的上的龙袍,没过过几天安稳子的他大开内库,慷慨解囊,自己却又过上的从前的过子。
穿打过补丁的衣服,吃着简单的小菜,用着皇后给他亲自缝制的衣服,崇祯很节俭,他的衣服、袜子,都打了补丁,请注意,打补丁的,并不一定很节俭,往往很浪费,比如后来清朝的道光同志,衣服破了,让人去打了个补丁,五十两白银,这哥们全然是败家的,还说特便宜。
说白了,清朝那些皇帝全都是虚伪的人,透过本质来看,除了康熙还算有为之君,其他人都是混在功德本上吃饭,一个更比一个会败家,就这样败了两百年。
崇祯皇帝还在为明天是不是该少吃一顿饭来激励自己而考
第380章捷报频传(弱弱的问一句,有月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