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调整。他还被加封为太子太保,并被任命为北河总督。这一年,山东和河南部分地区遭受水灾,田文镜上奏称河南受灾地区虽然粮食收成受到影响,但尚未构成重大灾害,请求按照原计划收税。雍正帝考虑到实际情况,仍然命令田文镜仔细盘查亏欠的税银。
到了雍正九年(1731年),尽管田文镜在处理水灾方面采取了相应措施,但雍正帝还是注意到了祥符、封丘等州县出现了卖儿鬻女的现象。雍正帝认为,田文镜可能因年迈体弱,未能有效治理地方,遂派遣侍郎王国栋前往河南进行赈济。田文镜因病请求退休,但雍正帝并未准许,命其病愈后继续回任河南。
五、晚年
雍正十年十一月十五日(1732年12月31日),田文镜因健康原因再次上疏请求退休,并得到了雍正帝的批准。仅过了几天,田文镜便与世长辞,享年七十岁。雍正帝对这位曾经的得力干将表达了深切的哀悼,特赐其葬于泰陵附近,并追赠他为端肃,显示了对其一生政绩的认可。同时,雍正帝还命令河南 省 城 为 田文镜设立专祠,以示纪念。另外,由于河道总督王士俊的请求,田文镜还被追祀于河南贤良祠。然而,命运弄人,到了乾隆中后期,田文镜的墓地却因某种误会遭到当地守陵大臣的破坏。
随着乾隆帝即位,对于田文镜的评价也开始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乾隆初期,尚书史贻直上奏指出,王士俊在河南监督开垦土地和捐输的过程中,导致了民众的强烈不满。乾隆帝对此表示关切,并回顾了田文镜在河南任督抚期间的情况。乾隆帝提到,田文镜治理河南时采取了严格的手段,其下属官员往往借此剥削百姓,使得河南人民深受其苦。尤其是田文镜曾隐瞒河南灾情,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幸好雍正帝及时派遣官员前往赈济,才避免了更大的灾难。基于这些理由,乾隆帝决定解除王士俊的官职。
乾隆五年(1740年),河南巡抚雅尔图上书请求将田文镜从河南贤良祠中撤出,理由是河南的民众普遍对田文镜持有负面的看法。乾隆帝对此事进行了慎重考虑,并发表了一番评论。乾隆帝认为,鄂尔泰、田文镜、李卫三人都是雍正帝时代的重臣,但在政绩和个人品德方面,田文镜不及李卫,李卫又不及鄂尔泰。尽管如此,乾隆帝认为这三位大臣在各自的时代都曾有过显着的贡献,且他们之间并无明显的结党行为。因此,乾隆帝认为不宜更改先前的评定结果,并驳回了将田文镜撤出贤良祠的请求。
结语
田文镜的一生是清朝中期地方治理改革的一个缩影。他以坚定的决心和不懈的努力,成为雍正帝改革政策的主要执行者之一。尽管他的某些做法备受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田文镜为清朝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整顿地方行政、改善民生方面,树立了一个改革者的典范形象。
喜欢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第110章 田文镜——从县丞到模范疆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