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劲。
柔民与重战于孤而言,乃相辅相成之物,缺一不可.”
蔡吉这番话可不是在自吹自擂,而是她这些年逐鹿天下的真实心得体会。
须知战争对平民所造成的伤亡除了直接杀戮之外,还包含了因战争引起的饥荒与瘟疫。
特别是在汉末这等农业尚不发达的时代,一场规模盛大的战争往往会毁掉一个地区一年的收成。
因此哪怕关中、中原等地区拥有长安、洛阳之类的大城市,却始终无法恢复人口与农业生产。
反倒是东莱、渤海等偏远的临海郡县,因远离中原主战场又享有海洋保护,从而幸运地保留下了大量的人口与耕地。
加之蔡吉又善于运用后世经验治理民生,于是在天时、地利、人和的三重作用下最终成就了而今东莱郡“粮仓”的美名。
更让蔡吉有了足够的资本去“宽惠柔民”收拢民心。
当然光有“粮仓”可不见得是桩好事。
正所谓君子无罪,怀璧其罪。
没有相应的武力做后盾,蔡吉就算是再怎么擅长经营内政,在其他诸侯眼里亦不过是条任人宰割的鱼腩。
好在蔡吉这些年凭借对历史进程的了解招纳了不少名将谋士。
所以那些将蔡吉视作鱼腩的诸侯,最终反倒是成了她餐盘里的鱼腩。
蔡琰虽没有与蔡吉一同经历创业,但她熟读史书,以史为鉴之下许多道理自然是一点就通。
因此在听罢蔡吉一席自白之后。
蔡琰便顺势向其问道,“不知齐侯此番巡视幽州是柔民,还是重战?”“柔民为主,备战为辅.”
蔡吉不假思索道。
耳听蔡吉欲在幽州柔民为主,备战为辅,蔡琰不由心头一动疑声问,“齐侯可是要军屯?”“孤正有此意.”
蔡吉颇为欣喜地颔首应答道。
话说幽并不像冀州人丁兴旺、田地充沛,此二州不仅人口稀少且常年深受外族威胁,因此并不适合推广均田制。
相反由于幽并两州的汉人百姓多围绕城关聚居,推行军屯无疑更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然而此刻让蔡吉感到欣喜的原因并非是军屯。
事实上。
无需蔡吉专门下达命令,其麾下的文武早已在幽州各重镇“募民屯田,以资军饷”。
而其中规模最盛的两大屯所莫过于易水港与锦西城。
因此真正让蔡吉颇感意外的是蔡琰机敏而又不失稳重的表现。
由于受史籍的影响蔡吉一直以来都偏向邀请蔡琰前往龙口替其编修典籍。
不过蔡琰刚才所表现出的对政治的敏锐却是大大出乎了蔡吉的意料。
而蔡吉身边又恰恰缺乏一个合适的同性幕僚。
须知玲兰固然忠诚。
可她毕竟仅是婢女出身,论眼界与学识尚不足以独当一面。
段娥眉武艺出众,也有谋略,但蔡吉既然已将特务组织交付段娥眉负责,自然也就不能再让她插手其它军政要务。
因此蔡琰的出现无疑是填补了蔡吉身边的空缺。
且就在蔡吉暗自重新衡量蔡琰的才华之时。
忽听曹丕在车外以恭敬的口禀报道,“齐侯,龙口六百里急报.”
耳听龙口有急报送来,蔡吉当即停止了有关政务的讨论,转而掀开车帘从曹丕手中接过装有公文的皮桶,并当着蔡琰的面揭开封印抽出公文快速阅览起来。
由于蔡琰尚不清楚马镫与马蹄铁的用处。
所以她并不知晓“六百里急报”的意义。
不过透过蔡吉凝重的表情,蔡琰还是能感受到那一薄薄的一页纸上必定承载着极其重要的情报。
果然,在粗略扫过公文之后。
就见面沉如水的蔡吉缓缓吐出一句话道,“刘景升薨逝也.”
蔡吉的声音并不算轻,以至于跟在车驾左侧的孙权乍一听闻刘表的死讯,脸色刷地一下变得煞白。
话说孙权这一年多年来孙权虽一直跟在蔡吉身边四处游历,但这并不代表他就不了解南方的情况。
相反从四家联盟到新野之战。
孙权始终都在关注着荆扬两州的战况。
眼下刘表既已亡故,刘备又已逃往长沙。
那曹操下一个兵锋所指之处必然是盘踞江东的孙氏。
诚然孙权素来信任孙策,但是一想到兄长和公瑾这一次面对的是诛吕布、灭袁绍的曹孟德,这位江东二公子还是难免有些心虚起来。
相比忐忑不安的孙权,这会儿的曹丕却是喜上眉梢。
在他看来刘表一死群龙无首的荆州文武又岂会是他父亲的对手。
更有甚者,远在荆州的襄阳城头或许早已竖起了曹字大旗。
不过曹丕脸上的喜悦之情并没有持续太久。
因为他很快就注意到蔡吉似乎并不替曹操拿下荆州感到高兴。
再联想到之前齐营诸将对钟繇夺取晋阳一事多有不满,曹丕的心情顿时由晴转阴,脸上的笑容也随之一同消失殆尽。
孙权和曹丕的那点表情变化全被蔡琰看在了眼里。
对于这两位追随齐侯左右的年轻贵人,蔡琰还是颇感兴趣的。
孙权以江东公子的身份主动留在齐营已是令人好奇不已。
而被天子赐
第七十二节 刚柔并济